JAL:研究胡杨叶片解剖和形态特征获进展
植物一般以两种策略来适应异质环境:遗传分化和表型可塑性。表型可塑性是植物器官在复杂的环境中产生的一系列不同的相对适合的表现型潜能,许多生态学家认为表型可塑性是植物个体适应环境的一种积极生长策略,在植物对异质环境的适应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植物在特定的环境下会采取不同的适应可塑性对策来增加其生存适合度,研究植物可塑性对环境适应的适合度的影响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2011-11-18
JVP:徐星等揭秘飞行形态特征早期演化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徐星研究员和沈阳师范大学辽宁古生物博物馆胡东宇教授领导的科研小组报道了具备今鸟类飞行形态特征的反鸟类一个新属种——神秘翔鸟(Xiangornis shenmi)。这一发现不仅进一步缩小了反鸟类与今鸟类间的形态差异,而且对反鸟类以及整个早期鸟类的飞行演化是一个全新的认识。
2012-11-18
BMC Micro:绿脓杆菌通过AQ信号分子来调节菌体的形态变化
近日,国际微生物权威杂志BMC Microbiology在线刊登了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Quorum sensing modulates colony morphology through alkyl quinolones in Pseudomonas aeruginosa”,文章中...
2012-11-18
Proc R Soc B:中科院研究揭示食草哺乳动物牙齿形态与气候和植被状况相关性
最近二十年,新生代气候变化的研究已经全面进入了定量化时代,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使得定量参数的需求强烈增加,寻找适合的气候量化指标已经成为各个学科最活跃的探索方向。哺乳动物,特别是食草哺乳动物,它们的食物全部来源于陆生植被,而植被又受到温度、降水等气候条件的严格控制,因此,食草哺乳动物的组成结构和地理分布也和温度、降水条件密切相关,是研究新生代气候的理想量化指标。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