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微生物对不同形态氮富集的响应研究获进展
大气氮沉降增加可能对不同生态系统过程和功能产生严重影响。近年来,对大气氮沉降量增加方面的研究较多,但对氮沉降组分变化带来的影响认识薄弱。近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博士毕业生危晖、研究员申卫军等科研人员通过室内培养实验,对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表层和亚表层土壤中添加不同含氮物质(铵态氮、硝态氮和尿素),于不同温度(10℃、20℃和30℃)下进行培养,研究当前大气氮沉降荷载下不同氮源物质对土
科学家解析减数分裂偶线期染色体形态建成新机制
在减数分裂偶线期,染色体会蜷缩成一团,让所有染色体端粒聚集在核膜内侧,形成特定的端粒花束结构。这种染色体的形态建成,作为一个高度保守的减数分裂事件,在同源染色体配对和随后减数分裂进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在酵母和哺乳动物中相继分离了一些参与端粒花束形成的重要因子, 但这些因子在不同物种间很不保守。目前,植物中偶线期染色体形态建成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
植物所在植物光形态建成转录调控方面取得进展
转录调控是生物体内由转录因子和其他调节蛋白协同或拮抗调控基因表达的重要生化机制。光信号是高等植物早期生长发育中光形态建成的决定性因素,其信号通路中光敏色素互作因子PIF为负向调控因子,HY5为正向调控因子。PIF和HY5分别是bHLH型和bZIP型转录因子,在植物生长发育及环境响应中具有广泛的功能,然而二者之间的相互调节仍不甚清楚。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林荣呈研究组通过对模式植物拟南芥开
PNAS :揭示植物光形态建成重要分子机理
近日,美国PNAS期刊在线发表南方科技大学邓兴旺教授课题组题为“Phosphorylation and negative regulation of CONSTITUTIVELY PHOTOMORPHOGENIC 1 by PINOID in Arabidopsis”的研究论文,系统性的研究了COP1复杂而精密的被调控机制。在自然界中,大多数的种子是被覆盖在土壤中, 处于黑暗或者极其弱光的环境下。
J Virol:中科院科学家揭示致瘤疱疹病毒形态学发生机制
2015年3月9日讯 /生物谷BIOON/--2015年2月25日,中科院生物物理所邓红雨课题组在国际权威期刊J Virol在线发表了名为“Tegument protein ORF33 of a gammaherpesvirus is associated with intranuclear capsids at an
王晓蓉——南京大学——重金属及稀土元素的形态、生物可利用性和生态效应,污染土壤及地下水的修复,腐殖质与稀土元素配合作用及其生物可利用性,湖泊水体的富营养化,海洋环境化学
重金属及稀土元素的形态、生物可利用性和生态效应,污染土壤及地下水的修复,腐殖质与稀土元素配合作用及其生物可利用性,湖泊水体的富营养化,海洋环境化学
PLoS One & Syst Entomol:昆虫形态学三维重建方法的建立于应用
昆虫形态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一直在昆虫分类学、昆虫系统学及昆虫胚胎学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技术和方法不断地被引入该领域。计算机三维重建方法因其可以真实而直观的反映动物体的空间形态结构,近年来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动物形态学研究领域。
AMB:产黄青霉形态代谢工程的研究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技术生物与农业工程研究所郑之明研究员及其科研团队承担的国家863课题围绕“形态基因-代谢活性-产率”的研究思路,将RNA干扰技术与形态代谢工程相结合,在产黄青霉形态代谢工程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产黄青霉( Penicillium chrysogenum)是工业上用于发酵生产青霉素的重要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