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肠道细菌的“人口普查”,数量变化才是健康的关键?Cell:粪便微生物载量可能是疾病相关微生物物种存在背后的驱动因素

肠道中细菌的数量变化,而非疾病本身,可能是某些“坏蛋”细菌存在的主要原因。

2024-11-21

华人学者本周发表了6篇Cell论文:蚂蚁生命之树、高效抗病育种、数字胚胎、丹尼索瓦人长相、章鱼触觉感知、土著人皮肤微生物

本周,华人学者作为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Cell 上发表了 6 篇研究论文。这些研究包括重构蚂蚁生命之树、章鱼触觉感知环境微生物、土著人的皮肤微生物组、作物高效抗病育种新思路等。

2025-06-23

宝宝肠道里的“超级英雄”!Nat Commun揭示肠道微生物群对婴儿机体发育的重要性

这项研究揭示了肠道微生物在婴儿生理发育中的重要性,并提供了一种新的工具——肠道微生物幸福指数,来预测婴儿的整体健康状况。

2024-11-11

近期科学家在微生物研究领域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

维生素D助力改变小鼠机体的肠道菌群从而赋予其更强的抗癌免疫力、自闭症和多动症等儿童神经发育障碍与幼年时肠道菌群紊乱有关、科学家识别出肠道菌群和兴奋性大脑信号之间的特殊分子关联

2024-10-29

蓝晶微生物联合江南大学最新科研成果发布

这两项科研创新成果为人类应对微塑料问题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思路,同时为改善肠道健康、恢复微生态平衡开辟了新途径,具有重要的环境和健康意义。

2025-03-17

Sci Total Environ:肠道微生物介导了PFAS引起的肾功能下降

研究发现,PFAS暴露可能会改变肠道微生物组的组成,这与有益细菌水平降低和抗炎代谢物减少有关。

2024-10-30

Cell综述展望:王二涛团队提出“共生基因育种”新概念,利用微生物培育“气候智能型作物”,以应对粮食危机、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

通过精准调控植物微生物群落,培育“气候智能型作物”(climate-smart crops),在提高作物产量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从而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2025-03-23

我国学者首次在中国空间站发现微生物新物种,其已进化出适应极端太空环境的能力

该研究基于表型、生理生化特征以及基因组注释,表明发现于中国空间站的菌株 JL1B1071T 是尼尔菌属中的一个新物种,并建议命名为天宫尼尔菌(Niallia tiangongensis)新物种。

2025-05-19

跨越癌前病变到晚期,微生物群落上演“变脸秀”!

本研究不仅为肠癌的无创筛查和早期诊断提供了更强大的生物标志物,更从组成和功能层面,以及前所未有的菌株分辨率,刻画了疾病进展中肠道微生物的特征。

2025-06-06

Cell:复旦大学粟硕团队绘制全球首个哺乳动物高分辨率微生物与耐药基因图谱

该研究基于多学科交叉方法,首次大规模系统刻画了哺乳动物微生物组的高分辨率图谱,并解析抗生素耐药基因(ARG)的跨宿主分布模式。

2025-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