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cinogenesis:揭示胃癌扩散的分子机制
2012年11月14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Carcinogenesis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利物浦大学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发现,一种抑制癌细胞生长和扩散的蛋白质的产生过程在胃癌病人中是明显被破坏的。 胃癌是全世界第二大常见的致死性恶性肿瘤疾病,这项研究的结果为未来开发新型的胃癌疗法提供了帮助,新型的疗法可以通过恢复蛋白质TGFβig-h3的功能来治疗胃癌。
PLoS One:中国广州EBV相关胃癌LMP2A序列变化研究
潜伏膜蛋白2A (LMP2A),表达于大多数人类疱疹病毒(EBV)有关的恶性肿瘤,已经被证明是潜伏性感染及上皮细胞转化的主要诱因。 除此以外,它也可以作为基于CTL(cytotoxic T lymphocyte,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治疗EBV关联的恶性肿瘤的靶点。
新研究使癌细胞“发光” 发现胃癌转移病灶
近日,日本大阪府立成人病中心宣布,该机构研究人员利用一种氨基酸,让肉眼无法看到的微小癌细胞发出了光,从而成功地让腹腔镜发现了胃癌的微小转移病灶。 该中心称,在胃癌晚期患者中,很多人即使切除了癌变组织也会复发,主要原因是癌细胞向腹膜等部位转移。由于转移的病灶非常微小,手术时很难用肉眼看到。 研究人员发现,氨基酸之一的氨基酮戊酸在癌细胞中能够变为发出红色荧光的物质,并在癌细胞中蓄积。
拜耳和Onyx公司公布regorafenib肠胃间质瘤III期研究积极数据
2012年4月10日,拜耳(Bayer)医疗保健单元与合作伙伴Onyx制药公司最近宣布了其候选药物regorafenib(BAY 73-4506)一项III期研究(GRID: n=199)的良好数据,该III期研究用于评价regorafenib在转移性和(或)不可切除性肠胃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GIST)患者中的治疗作用。
Gut & JNCI:游伟程等5篇文章解析胃癌研究进展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Gut和J Natl Cancer Inst在线刊登了北大肿瘤医院游伟程教授领导的流行病学研究室科研成果,这两项研究是研究者在山东省临朐县胃癌高发现场开展的两项干预试验所得到的成果,该研究组已经连续发表了5篇SCI论文,累计影响因子达到39.41。
Nat Genet:科学家发现胃癌新基因
2012年4月8日,新加坡与新加坡国立癌症中心的杜克国大医学研究生学院研究人员领导的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鉴定出了胃癌中数以百计的新的基因突变,胃癌是全球第二大最致命癌症类型。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2012年4月8日的《自然遗传学》杂志上。 胃癌是导致癌症患者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全球有超过70万的癌症患者死于胃癌,尤其是在东亚地区,胃癌是最常见的。
Ann Oncol:陈雁等发现影响胃癌恶性进程、转移和预后的关键蛋白
胃癌是影响人类生命健康的一个严重疾病,由于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以及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等因素,我国是世界上胃癌特别高发的一个国家。近日,国际肿瘤研究期刊Annals of Oncolog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
Coimbra基因和华大基因联合发起胃癌基因组研究计划
2013年9月30日,华大基因和来自葡萄牙的一家新兴生物公司Coimbra基因联合发起了一项胃癌基因组研究计划,以解密胃癌背后的遗传奥秘。该项目的启动经费达90万美元,将成为胃癌领域内首个大规模基因组研究项目。该项目的科研团队包括来自葡萄牙波尔图顶级癌症研究所--IPATIMUP的遗传学家。据了解,IPATIMUP拥有庞大的胃癌追踪记录数据。
The Lancet:发表治疗胃癌新药三期临床实验结果
2013年10月7日讯 /生物谷BIOON/--发表在The Lancet杂志上的文章揭示了针对胃癌进行的最大的临床三期实验测试新型二线疗法的结果。治疗胃癌的标准疗法是化疗,该疗法称之为一线疗法。
中以科学家推出新型胃癌诊断法:仅呼吸就可确诊
来自中国和以色列的科学家近日研究成功一种新型的胃癌诊断方法,仅需对患者进行呼吸测试就能确诊。在已经进行的130例癌症诊断中,这种方法的准确率高达90%。《英国癌症杂志》认为,这种方法将彻底改变现有的癌症诊断方式,有效提升癌症的诊断效率。 据悉,英国每年约有7000例新增胃癌患者,大部分患者在确诊时已经是晚期,有40%的患者在确诊后能够存活至少1年,但仅有20%在经过治疗后能够存活5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