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磷脂酰肌醇在突触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在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的发育过程中,调控突触的数量和功能是至关重要的。本文研究组之前的研究表明,星形胶质细胞分泌的一些神经因子能促进兴奋性突触形成。其中凝血酶敏感素能够诱导形成突触结构,但是所形成的突触不具备传导兴奋的功能。 在本文中,研究者证明,星形胶质细胞分泌的磷脂酰肌醇4(Gpc4)和磷脂酰肌醇6(Gpc6)能够诱导形成有功能的突触。
Biol:科学家设计针对性药物治疗肌营养不良症
FDA批准莫米松植入式给药系统用于治疗慢性鼻窦炎
据悉,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批准新颖的糠酸莫米松植入式给药系统,为慢性鼻窦炎患者提供控释给药。 该设计是首个直接对鼻窦黏膜控制性给予类固醇药物的产品。一旦通过内窥镜手术植入,生物可吸收性的药物释放支架扩张撑开筛窦确保通畅。
HMG:科学家开发出了一种治疗肌营养不良症的联合疗法
2013年8月5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Human Molecular Genetics上的一篇研究报道中,来自波士顿大学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开发出了一种组合疗法,其可以在老鼠模型中有效治疗肌营养不良症,这项研究发现为开发相应疾病的疗法以及其它破坏性的肌肉疾病的疗法提供了一定思路和帮助。
Front.Genet:胡松年等小鼠组织新转录本鉴定研究获进展
近日,相关成果论文在Frontiers in Genetics杂志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胡松年项目组的研究成果。研究人员利用新一代测序数据,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小鼠的几个组织中发现了几千个新的转录本。该研究成果的完成拓宽了转录组数据分析的思路,有利于更全面地认识小鼠的转录组组成,并进一步补充了其基因组的注释。
Ange Chem Int Ed:新型候选药物可有效缓解I型肌强直性营养不良症
2013年8月7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斯克里普斯研究所(TSRI)的研究者通过研究揭示了一种新型方法来明显提高靶向RNA药物的潜力,可以使得药物治疗效果提高2500倍。
首次发现骨骼肌干细胞产生棕色脂肪机制
“这一发现显著性地提高我们利用这种好的脂肪对抗肥胖以及与体重过重和肥胖相关联的健康风险的能力。”--Rudnicki博士表示 来自加拿大渥太华医院研究所的Michael Rudnicki和同事们发现一种将肌肉干细胞转化为棕色脂肪的触发物。棕色脂肪在对抗肥胖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Human Gene Ther:一种新型的肌营养不良症疗法
2013年2月6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Human Gene Therapy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新加坡A*STAR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设计出了新型的方法,简化了治疗肌营养不良症及其它疾病的靶向疗法。 肌营养不良蛋白对于肌纤维来说具有关键的补充作用,影响肌营养不良蛋白表达的突变可以引发肌萎缩疾病如肌营养不良症。
FDA授予梯瓦实验性红斑性肌痛药物XEN402孤儿药地位
2013年4月23日讯 /生物谷BIOON/ --梯瓦(Teva)和Xenon制药今天宣布,FDA已授予实验性药物XEN402孤儿药地位,该药旨在发用于红斑性肢痛(erythromelalgia,EM)的治疗。 EM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是肢端远端皮肤阵发性皮温升高,皮肤潮红、肿胀,并产生剧烈灼热痛为特征的一种植物神经系统疾病。环境温度升高可诱发或加剧疼痛;温度降低可使疼痛缓解。
PLoS Pathog:发现蝙蝠体内新病毒---松湾病毒
来自澳大利亚联邦科工组织(Commonwealth Scientific and Industrial Research Organization, CSIRO)的研究人员在蝙蝠体内发现一种新的病毒,从而能够有助于人们认识亨德拉病毒(Hendra virus)和尼帕病毒(Nipah virus)如何导致动物和人类患病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