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磷脂酰肌醇在突触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在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的发育过程中,调控突触的数量和功能是至关重要的。本文研究组之前的研究表明,星形胶质细胞分泌的一些神经因子能促进兴奋性突触形成。其中凝血酶敏感素能够诱导形成突触结构,但是所形成的突触不具备传导兴奋的功能。 在本文中,研究者证明,星形胶质细胞分泌的磷脂酰肌醇4(Gpc4)和磷脂酰肌醇6(Gpc6)能够诱导形成有功能的突触。
Nature Communications:II型α亚型磷脂酰肌醇-4-激酶的结构功能研究取得新突破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及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研究人员展示了首个PI4K家族成员精细结构,揭示了一种新的磷脂激酶活性调节机理
GSK治疗杜氏肌营养不良药物drisapersen三期研究失败
2013年10月9日讯 /生物谷BIOON/ --制药巨头葛兰素史克公司开发的用于治疗杜氏肌营养不良的药物drisapersen上周宣布失败。公司表示在分析数据后发现,此次三期研究未能达成任何有价值的研究结果。在这次长达48周的研究中,使用drisapersen的患者相比于安慰剂组未能有明显改善。
The Bryologist:王立松等特有地衣研究受到国际关注
The Bryologist是美国苔藓、地衣学会主办的国际苔藓、地衣研究的著名期刊,每年四期。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标本馆王立松在2012年最新一期(第115卷第1期)上发表了关于横断山特有种广开小孢发(Bryoria divergescens)的研究论文,同时广开小孢发的照片被选作该期封面。这是该期刊第二次使用封面照片直观反映云南的地衣多样性,体现了云南在地衣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哈尔滨科技创新城激发松北提速内驱力
2009年,哈尔滨依托水资源丰富、工业基础雄厚、科技实力较强、城市风格独特等优势,明确提出了“超越自我、再塑形象、奋起追赶、努力晋位,把哈尔滨建设成为现代大都市”的发展目标,制定并实施了“北跃、南拓、中兴、强县”的新发展战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根据发展战略,由哈尔滨高新区负责规划建设,在松花江北岸用全新理念高标准,用20年时间,打造打造一座集科技、生态、文化于一体的科技创新城。
EMBO Mol Med:新型化学制剂或可有效治疗杜氏肌营养不良症
2013年9月10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华盛顿国家儿童医疗中心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发现了一种口服药物或可以潜在治疗肌营养不良症;研究者表示,VBP15制剂可以有效降低肌营养不良症小鼠的炎性症状,而且其也可以保护并且增强患者的肌肉功能,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EMBO Molecular Medicine上。
Sci Transl Med:修复肌营养不良症中细胞损伤的蛋白
据一项刊登在国际著名杂志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的研究报道,提高一种自然产生的能修复损伤细胞的蛋白质的水平可能令罹患杜氏肌营养不良症(DMD)的患者受益。DMD是一种主要影响男性的进行性肌肉消耗性疾病。 DMD是由肌纤维中的肌营养不良蛋白基因的突变引起的,DMD是肌营养不良症的最常见的流行形式。患者通常无法活过青少年时期,且此病无法治愈。
Nat Med :抗击肌营养不良症的新希望
2014年8月29日讯 /生物谷BIOON/--杜兴氏肌肉营养不良症是一种无法治愈的,使人衰弱的疾病。近日,一项新研究发现抗肌萎缩蛋白的一种变体可以缓解肌肉萎缩。这反过来可能导致找到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新疗法。这项研究
Bioinformatics:胡松年等开发一RNA在线处理平台
近期,国际期刊Bioinformatics上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胡松年研究员、宋述慧副研究员和生物信息平台负责人赵文明等的研究成果"wapRNA: a web-based application for the processing of RNA sequences"...
Nat Commun:基因线索帮助解决肌病之谜
一个特定基因所发生的突变被发现是“美洲土著人肌病”(一种罕见的染色体病)的病因。在本期Nature Communications上报告的这些发现揭示了用于治疗该疾病的一个潜在的新目标。 “美洲土著人肌病”是一种先天性疾病,有无数种消耗性症状,其中包括肌肉虚弱、呼吸和进食困难、发育较慢、以及肌肉痉挛、僵硬和抽搐等。虽然对这种病的影响已有很好的文献记录,但对促成这种疾病的机制却很不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