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科学家25次克隆 培育出581只老鼠一模一样
据国外媒体报道,经过25次克隆,日本科学家成功培育出581只一模一样的老鼠。科学家表示这些克隆鼠将为培育所谓的“超级动物”铺平道路,满足人类对奶和肉的需求。据悉,日本科学家培育克隆鼠采用的技术与克隆羊“多莉”相同。 经过25次克隆,日本科学家成功培育出581只一模一样的老鼠 克隆羊“多莉”。
PNAS:陈赛娟白血病治疗药物毛萼乙素在自身免疫病领域研究获进展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健康科学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血液学研究所陈赛娟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用中药提取物毛萼乙素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发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MS)取得新突破,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美国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PNAS:陈竺夫妇发现毛萼乙素能发挥强有力的抗感染作用
来自中科院上海生科院,上海血液学研究所,上海交大瑞金医院等处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萜类化合物:毛萼乙素(Eriocalyxin B,EriB)能通过靶向关键信号通路,选择性调控Th1和Th17细胞,发挥强有力的抗感染作用,这不仅有助于癌症治疗的研发,也为自身免疫疾病的治疗,也提出了一种独特的治疗方向。
Cell:老鼠植入人脑细胞后变聪明
据国外媒体报道,一项新研究发现,把人脑细胞植入老鼠体内可使这些动物更快学习新事物。科学家表示,他们把人体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胶质细胞植入动物体内,发现这些人体细胞影响动物大脑的通讯能力。他们说,这一发现可能对了解人脑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这些研究人员认为,星形胶质细胞的进化可能是众多造成人类发展中更高认知功能和使人类不同于其他物种的关键事件的其中之一。
PNAS:阴道毛滴虫分泌蛋白质刺激前列腺细胞生长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Patricia Johnson领导的一项新研究,针对前列腺癌和引起毛滴虫病的寄生虫之间的联系开展了相关研究,毛滴虫病是最常见的非病毒性传播感染。
PLoS ONE:弓形虫可操控寄生老鼠大脑不怕猫
科学家发现一种寄生虫能寄生并操控受感染老鼠的行为,使其丧失对猫的天生恐惧感。相关论文发表在8月17日出版的《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上。 在自然界,猫的尿味是啮齿动物天然的威慑剂,这些小动物会灵敏地察觉这种味道并主动远离它们的天敌。但是最近研究人员发现感染弓形虫后的雄性老鼠在暴露于猫尿味环境后,其大脑中和性吸引相关的区域竟然呈现活跃状态。而与此同时,其大脑中负责恐惧的区域受到抑制。
老鼠也会因做错事情而后悔
据国外媒体报道,一项最新研究称老鼠也会因为错过更好的食物而感到后悔。这是首次在除人类之外的哺乳动物中发现后悔的行为。明尼苏达大学的神经系统科学家们设计了一个实验条件,老鼠必须选择等待一段时间得到食物,或者离开前往另一份食物。
PLoS ONE:研究发现咖啡因减缓老鼠大脑发育
2013年9月26 /生物谷BIOON/--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在青春期表现出特别密集的睡眠模式。大脑在这一时期也成熟的最快。但是,一项研究发现当青春期老鼠给予咖啡因后,它们大脑成熟过程被延迟。 在过去的30年中,儿童和年轻成人平均咖啡因的消耗增加70%多,并且这个“崛起”还远没有结束的倾向。咖啡因饮料的发展并不是每个人都感到高兴。有些人担心可能对年轻消费者引起健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