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新型老鼠:几乎没有牙齿
仅长有两颗大门牙的"Paucidentomys vermidax"鼠 科学家近日发现了一种几乎没有牙齿的老鼠新型品种,科学家称其为"Paucidentomys vermidax"。它为鼩鼠属的一种,通常栖居在印度尼西亚的苏拉威西岛,以柔软的蚯蚓为食物。 据了解,"Paucidentomys vermidax"鼠的口内仅有两颗大门牙,因此想看到它们的“笑容”是很困难的事情。
美国科学家利用人类脑波遥控老鼠尾巴运动
利用这个新系统,研究人员只要佩戴一顶装满传感器的帽子,就能遥控一只老鼠的尾巴摆动 这项独一无二的试验为“精神控制”系统铺平了道路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4月10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已经完成一项非常古怪的试验,人类参与者仅借助脑波来遥控一只老鼠的尾巴摆动。这项独一无二的试验为“精神控制”系统铺平了道路。
PNAS:陈竺夫妇发现毛萼乙素能发挥强有力的抗感染作用
来自中科院上海生科院,上海血液学研究所,上海交大瑞金医院等处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萜类化合物:毛萼乙素(Eriocalyxin B,EriB)能通过靶向关键信号通路,选择性调控Th1和Th17细胞,发挥强有力的抗感染作用,这不仅有助于癌症治疗的研发,也为自身免疫疾病的治疗,也提出了一种独特的治疗方向。
Cell:老鼠植入人脑细胞后变聪明
据国外媒体报道,一项新研究发现,把人脑细胞植入老鼠体内可使这些动物更快学习新事物。科学家表示,他们把人体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胶质细胞植入动物体内,发现这些人体细胞影响动物大脑的通讯能力。他们说,这一发现可能对了解人脑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这些研究人员认为,星形胶质细胞的进化可能是众多造成人类发展中更高认知功能和使人类不同于其他物种的关键事件的其中之一。
奇点大牛再爆料:5年后基因测序成本仅1毛
11月24日,奇点大学生物技术和信息学项目负责人Raymond McCauley在太庙正殿举行的百度BIG课堂上,向大家讲述生物技术的现实和可预期的未来应用。McCauley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低成本生物技术应用,在他的研究里,
PNAS:阴道毛滴虫分泌蛋白质刺激前列腺细胞生长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Patricia Johnson领导的一项新研究,针对前列腺癌和引起毛滴虫病的寄生虫之间的联系开展了相关研究,毛滴虫病是最常见的非病毒性传播感染。
你见过透明的老鼠吗?
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科学家们再也不需要幻想通过超能力看透组织器官了。日前发表在《cell》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明了一种叫CLARITY的技术实现了科学家们的梦想。
PLoS ONE:弓形虫可操控寄生老鼠大脑不怕猫
科学家发现一种寄生虫能寄生并操控受感染老鼠的行为,使其丧失对猫的天生恐惧感。相关论文发表在8月17日出版的《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上。 在自然界,猫的尿味是啮齿动物天然的威慑剂,这些小动物会灵敏地察觉这种味道并主动远离它们的天敌。但是最近研究人员发现感染弓形虫后的雄性老鼠在暴露于猫尿味环境后,其大脑中和性吸引相关的区域竟然呈现活跃状态。而与此同时,其大脑中负责恐惧的区域受到抑制。
2011年度奥林巴斯最佳生物显微照片“米老鼠”摘冠
近日,2011年度奥林巴斯国际生物数字显微摄影大赛获奖名单揭晓。由摄影师Charles Krebs拍摄的轮虫微观照片,酷似卡通形象“米老鼠”的摄影作品一举夺魁。1st Place Charles Krebs Mr. Charles KrebsIssaquah, Washington, USASpecimen: Rotifer Floscularia ringens feeding. I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