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FDA批准百时美&艾伯维免疫刺激疗法Empliciti治疗多发性骨髓瘤

Empliciti是一种免疫调节单抗,该药有望成为百时美继PD-1免疫疗法Opdivo之后在肿瘤学领域投下的又一枚极具竞争力的产品。

2015-12-02

Plos Biology:灵长类在免疫缺陷病毒前的挣扎

发表在《Plos Biology》的题为Chimps, Humans, and the Hominid Struggle against Viruses的文章,阐述了类人猿和免疫缺陷病毒的协同进化。

2015-06-19

百特和Halozyme推出原发性免疫缺陷症(PI)新药HyQvia

HyQvia是FDA批准的首个每月一次的皮下注射免疫球蛋白(IG),用于原发性免疫缺陷症(PI)的治疗,每月仅需皮下注射一次,市面药物需每周或每2周注射一次且需多点注射。

2014-10-22

TBioMed:免疫系统在多方面影响自发性转移肿瘤的生长

几十年来,免疫系统在肿瘤进展中的作用一直受到关注讨论。许多研究表明低免疫反应可能对肿瘤的生长是有益的,只有强烈的免疫反应才可以对付肿瘤的生长,从而抑制肿瘤进展。 近来,研究人员采用能捕获癌症干细胞和非肿瘤干细胞通过自我转移过程中种群间动态相互作用的模型。通过这个模型研究人员模拟了免疫系统,观察免疫反应对肿瘤的扩散过程的影响。

2012-11-18

Sci Transl Med:发现一类独特的免疫细胞促进多发性硬化症产生

来自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独特类型的免疫细胞促进多发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 MS)产生。他们的发现有助于确定研究作为最新药物之一的达利珠单抗(daclizumab)的疗效,而且还可能导致人们开发出一类新药来治疗多发性硬化症和其他自身免疫疾病。在这些疾病中,免疫系统攻击身体自己的组织。

2012-11-18

施一公:继发性主动转运蛋白折叠与运输机制综述

来自清华大学生科院的施一公教授近期发表了题为“Common folds and transport mechanisms of secondary active transporters”的综述文章,聚焦于继发性主动转运作用元件的常见折叠,以及共有的转运机制。通过一些结构信息,分析新发现结构,生化和计算模拟证据相关的作用机制。

2013-05-30

NEJM:研究人员发现导致亚洲人群免疫缺陷的可能原因

2012年8月24日 讯 /生物谷BIOON/ --在一项于泰国和台湾医院进行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大多数参与研究的感染人员都会自身产生干扰素-γ(IFN-γ)的抗体,干扰素-γ是一种清除有害感染的重要细胞信号分子。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8月23日的国际权威杂志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 非结核分枝杆菌是导致肺结核细菌的近亲,其能导致严重的肺部疾病。

2012-11-18

Immunity:树突细胞降低自身免疫反应有望治疗多发性硬化症

2012年8月20日 讯 /生物谷BIOON/ --对多发性硬化症而言,免疫系统攻击大脑和脊髓中的神经,从而导致运动问题,肌肉无力和视力丧失。科学家们之前曾认为被称作树突细胞的免疫细胞促进多发性硬化症的发生和发展,然而根据一篇刊登在Immunity期刊上的论文,在模式小鼠中,这些细胞实际上抵抗这种疾病的产生。

2012-11-18

JCI: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SCID)在中国人群的突变基因

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学中心,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Genetic Profiles of 44 Patients with 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 (SCID): Report from Shanghai, China (2004–2011)”的文章...

2013-01-11

PNAS:复发性肿瘤侵袭性增强或是机体免疫反应发生改变所致

每年在接受手术切除原发性肿瘤的70万癌症患者中,有近一半的人会在某种情况下疾病再度复发,其中的许多患者最终将死于他们所患的癌症。传统的观点认为:复发性肿瘤之所以抵抗治疗,是因为它们获得了另外的遗传突变,使得它们变得更具有侵袭性,更不易受药物影响。 现在,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Perelman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动物模型中证实,复发性肿瘤侵袭性增强有可能是机体免疫反应发生改变所导致。

2013-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