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ure:利用甘露糖苷选择性地清除肠道中的致病性大肠杆菌,有望治疗复发性尿路感染

图片来自Scott Hultgren和John Heuser。2017年6月15日/生物谷BIOON/---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 UTI)是最为常见的感染之一,而且即便接受治疗,它们往往一次又一次地复发。大多数UTI是由无害地生活在肠道内的大肠杆菌扩散到尿路中导致的。然而,当通过粪便释放出来时,这些细菌能够扩散到尿路口甚至向上扩散到膀胱,在那里,它们能够导致问

2017-06-15

大肠杆菌毒素工程化,化身癌症特异性诊断利器!

2017年6月11日讯 /生物谷BIOON /——研究大肠杆菌也许可以帮助科学家们开发出更好的检测癌症的新工具。一组来自格里菲斯大学糖组学研究所、阿德莱德大学和昆士兰大学的科学家们在近日发表于Scientific Reports上的新研究中详细解释了他们的新发现。来自糖组学研究所的Michael Jennings教授解释说大肠杆菌可以产生一种能够结合细胞表面一种不寻常糖类的毒素,该糖类属于细胞表面

2017-06-11

ASM2017:来自酸奶的一种乳酸杆菌抑制多种耐药性细菌生长

乳杆菌电子显微图,图片来自Mogana Das Murtey and Patchamuthu Ramasamy/Wikimedia。2017年6月7日/生物谷BIOON/---根据来自美国霍华德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新奥尔良市举行的2017年美国微生物学会(American Society for Microbiology, ASM)年度会议上发布的研究结果,从酸奶中提取出的一种乳酸杆菌Lactobac

2017-06-07

上海生科院发现乙酰化修饰可调控大肠杆菌中氨基酰 -tRNA 合成酶的活力

图:AcP 和 CobB 通过调控 aaRS 的乙酰化和去乙酰化修饰调节它的氨基酰化活力。一定的生理条件下 AcP 通过上调 aaRS 的乙酰化水平,关闭酶活性;而乙酰化修饰可通过 CobB 的去乙酰化使 aaRS 恢复活性。4 月 28 日,国际学术期刊《生物化学杂志》(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2017-05-15

复旦大学揭示多药联用下病人体内结核菌的微进化

  5月4日,记者从复旦大学获悉,该校基础医学院高谦教授团队利用超深度全基因组测序技术,从52例结核病人的队列中选取12例具有代表性的结核病人,在治疗不同时间点对结核菌群体中频率在1.5%以上的基因突变进行检测并追踪其动态变化。同时,利用群体遗传学和马尔科夫链等方法模型,分析比较了在有效多药联用与非有效多药联用情况下的病人体内结核菌的微进化动态过程。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

2017-05-05

广州生物院发现抗结核一线药物吡嗪酰胺的新靶标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统计,全世界每年新发结核病病例从 900 万增加至 1400 万,每年死亡 140-150 万人(2015 年死亡 180 万人)。结核病(tuberculosis,TB)是由结核分枝杆菌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Mtb

2017-05-02

Sci Rep:结核病研究再获重大突破!

每年世界卫生组织(WHO)都会创办世界卫生日,旨在传播全球健康相关知识,目前WHO将肺结核(TB)列为引发全球人口死亡的十大原因之一,而且有超过95%的死亡都发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的国家。为了改善人们对肺结核的

2017-04-13

丙酸杆菌:引起痤疮的“罪魁祸首”,平衡细菌即可消灭痤疮

 痤疮,粉刺是最常见的皮肤病,每年,在美国有5000多万人摆脱不了痤疮的噩梦。在一项最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更新的痤疮的引起因素,或能改善这一疾病的治疗方法。来自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人员称,痤疮的发

2017-04-10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梳理肺结核诊断方法进展

为此,小编针对近年来,肺结核检测方法取得的进展做一番盘点,以飨读者。如果能将这些方法加以灵活运用,更早地检测肺结核,区分耐药性结核菌和非耐药性结核菌,区分活动性肺结核菌和潜伏性肺结核菌,那么人们就能够更好地治疗这种疾病,降低全球疾病负担。

2017-03-29

PLoS Pathog:诺奖得主重磅级文章 解读幽门螺杆菌在胃部存活的分子机制

日前,来自西澳大学等多个机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深入阐明了幽门螺杆菌重要生物分子的精细结构,该菌是诱发机体胃溃疡的重要致病菌,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PLoS Pathogens上,该研究或为后期研究人员深入开发治疗胃溃疡的新型疗法提供希望。

2017-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