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免疫抑制人群可能成为SARS-CoV-2的“健身房”,“成就”更强变异毒株

  尽管疫苗接种以及其他各类防控措施正在全球开展,但这股源自2020年初的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肺炎(COVID-19)疫情却尚未有停歇的迹象,人类与SARS-CoV-2长期甚至永久性共存似乎正在变为现实。与SARS-CoV-2斗争的一个难点在于,病毒正在不断进化以更好地侵入人体,这导致疫苗的效力在某种程度上被削弱。因此,如

2021-08-09

新药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揭示代谢型谷氨酸受体结构、二聚化及功能调控机制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Glu)属于C类G蛋白偶联受体(GPCR)家族,是人体内最重要的神经递质受体之一。目前在人体内共发现了8种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Glu1-8),其功能涉及学习、记忆、情绪以及疼痛感知等,是阿尔兹海默症和精神分裂症等疾病的治疗靶点。然而,因其结构与功能研究方面尚无突破,迄今尚无这类受体的靶向药物成功上市。近期,新药研究

2021-08-09

感染318天,体内变异40次!最长COVID-19病例揭示新冠病毒的“超级进化史”

  当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肺炎(COVID-19)疫情最初在全球蔓延之时,几乎所有人都期待着疫苗和药物尽快问世,从而终结这场疫情。然而,随着病毒的不断变异,具有更高传染性或更致命的突变毒株层出不穷,这场抗疫远未达到终点。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 (CDC) 内部报告,Delta突变株基础传染值(R0)达5-9.5,远超过

2021-08-05

青海黑果枸杞白色浆果颜色变异的机理研究获得进展

  近日,青海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对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承担的“黑果枸杞白色浆果颜色变异的机理研究”项目进行了成果评价。花青素是黑果枸杞浆果中最重要的内含物,白色浆果内花青素的消失很可能会降低植株抗逆性,对黑果枸杞浆果的品质也有巨大影响。项目以黑果枸杞的黑果为对照,重点比较了261个和花青素合成相关的基因中直接参与花青素合

2021-07-26

Nature:AlphaFold震撼揭示98.5%人类蛋白质结构

7月22日,顶级期刊《Nature》带来了一项令科学家们振臂高呼的文章。DeepMind公司宣布旗下人工智能系统AlphaFold已经实现对98.5%已知人类蛋白质以及大肠杆菌、果蝇、斑马鱼等20种模式生物蛋白质的结构预测。更惊人的是,该系统还能够对其预测结果的置信度进行测量。也就是说,生物学家们盼了数十年,终于盼来了一个“给力”的科研“外挂”。蛋白质是构成

2021-07-23

eLife:解析人源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释放多肽受体三维结构

   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释放多肽受体(Glucose-dependent insulinotropic polypeptide receptor, GIPR)属于B1类G蛋白偶联受体,在脂肪生成、胰岛β细胞增殖和胰岛素释放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与2型糖尿病、肥胖症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该受体的内源性配体为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释放

2021-08-04

和政羊的个体发育及种内变异研究获进展

  近日,《哺乳动物演化杂志》(Journal of Mammalian Evolution)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关于和政羊个体发育及种内变异的研究成果。和政羊是一种体型中等大小的羚羊,是甘肃临夏盆地晚中新世三趾马动物群的代表性动物之一,以往研究对其开展了详细的形态描述和系统发育研究,并分析讨论其食性。在新研究中,

2021-07-22

耐热性新冠疫苗配方对变异毒株有效

一个国际研究团队日前在美国《传染病杂志》上发表研究报告说,研究人员研发出一种具有耐热性的新冠疫苗配方,并且可有效对抗新冠变异毒株。来自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和印度科学研究所等的研究人员,联合设计出一种耐热的三聚体化新冠病毒受体结合域衍生物。动物实验显示,这种新疫苗配方在实验鼠体内引发了强烈的免疫反应,可保护它们免受新冠病毒感染,且该配方诱导的抗体还能

2021-07-17

JAHA:长期血压变异性或可增加痴呆风险,尤其是男性

2021年7月20日讯/生物谷BIOON/---近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据估计,到2050年,60岁以上人口数量将超过青少年。痴呆症作为一种与年龄相关的疾病,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治愈。

2021-07-20

感染变形虫的巨病毒也能将它们的DNA组装成类似核小体的结构

2021年7月30日讯/生物谷BIOON/---对于一些巨病毒(giant virus)来说,一种DNA包装技巧可能对它们的感染性至关重要。称为Marseilleviridae的变形虫感染病毒(Amoeba-infecting virus)将它们的DNA缠绕在它们自己编码 的组蛋白上,就像线轴上松散地包裹着的线。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

2021-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