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t:幽门螺杆菌感染对癌症免疫治疗效果的不利影响
在这项研究中,作者确定了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是否会降低癌症免疫治疗的疗效。利用小鼠模型,作者评估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或基于疫苗的免疫疗法在减少幽门螺杆菌感染小鼠的肿瘤体积方面是否有效。在人类中,作者评估了幽门螺杆菌血清阳性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阻断治疗的疗效之间的相关性。作者的研究首次揭示了胃微生物区系影
Cell:探究DNA结合蛋白如何结合核小体上的DNA序列
2021年7月6日讯/生物谷BIOON/---在细胞核中,DNA以染色质的形式存在,紧紧包裹在组蛋白周围,因此大部分难以接近,那么蛋白质如何与DNA结合?最近,一些研究开始揭示DNA结合蛋白用来解决这个问题的各种策略。在一篇发表在Cell期刊上的前沿综述文章中,Alicia Michael和Nicolas Thomä研究了这些发现,并强调了旨在帮助
配合物结合核酸G-四链体取得新进展:一种选择性靶向的时空控制策略
富含鸟嘌呤的核酸序列可以形成非典型的G-四链体二级结构,普遍存在于人类端粒和基因启动子等具有重要生物学功能的区域中。近年来,G-四链体已经成为抗癌药物开发的潜在靶点。能够识别并选择性结合G-四链体的小分子化合物具有调节其相应基因表达的能力,具有抗肿瘤活性。然而,选择性G-四链体结合剂的开发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常见的核酸G-四链体的靶向小分子的设计策略是设计
首次揭示蛋白BANP与基因组的CGCG基序结合,从而激活必需基因表达
2021年7月19日讯/生物谷BIOON/---称为转录因子的蛋白质作为开关,调节附近基因的表达,但是这些基因开关的一些身份迄今仍然是神秘的。如今,瑞士弗雷德里克-米歇尔生物医学研究所的Dirk Schübeler博士及其团队鉴定出一种新的开关,它可以调控小鼠和人类基因组中的必需基因。识别缺失的基因开关及其功能对于全面了解健康和疾病的分子基础至关重要。相关研
Cell 重磅揭示大肠杆菌染色体折叠模式及影响因素
染色体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结构基础,与多种细胞过程息息相关,如基因表达、DNA 修复和染色体分离,其正确折叠至关重要。所有细胞都须将自身的基因组通过折叠压缩在一个小体积空间当中。与真核细胞不同,细菌细胞没有核膜,并且不会将其染色体 DNA 包装成类似于核小体的重复结构单元。然而,它们仍然折叠并集中它们的染色体物质,形成一个动态的、有组织的 DNA 网络,称为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研究发现不同趋化因子调控整合素α4β7与HIV-1病毒结合的新机制
《信号转导与靶向治疗》(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陈剑峰课题组和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国辉、副研究员张跃斌团队合作完成的最新研究成果——Distinct chemokines selectively induce HIV-1 gp120-int
研究发现冷泉拟杆菌通过降解藻类多糖促进深海营养和碳循环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发表了题为Maribellus comscasis sp. nov., a novel deep-sea Bacteroidetes bacterium, possessing a prominent capability of degrading cellulose的研究论文,报道
Nature子刊:血浆磷酸化tau与其他方法结合可预测阿尔茨海默氏症
阿尔茨海默征(AD)是一种中枢神经退行性病变,大多表现为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损害,但其病因尚不明确,目前仍无法治愈,只能通过综合治疗来减轻病情、延缓发展。所以正确判断一个有轻微认知症状(如记忆力下降)的患者是否患有前驱或临床前阿尔茨海默病,并在不久的将来发展为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是临床医生面临的一个挑战。目前针对AD的生物标志物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