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BO Mol Med:特殊蛋白质可帮助乳腺癌细胞对癌症疗法产生耐受性
巴斯克生物科学研究中心的研究者通过研究鉴别出了一种新的机制,其或许可以帮助解释乳腺癌肿瘤对某些疗法耐药性的机制。
中美开发试验性疫苗 可预防常见儿童呼吸道病毒
美国与中国研究人员在1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正开发一种试验性疫苗,可预防最常见的儿童呼吸道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RSV)。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一种可导致肺炎的传染性病毒,是5岁以下儿童住院的最主要原因。全球范围内,呼吸道合胞病毒是继疟疾之后1岁以下婴幼儿的第二大杀手。虽然医学专家这种病毒的研究已有40多年,但始终未能开发出有效疫苗。
J Ecol:王绪高等温带森林种面积及β多样性研究获进展
近日,国际生态学杂志Journal of Ecology刊登了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王绪高研究员的研究成果“Spatial patterns of tree species richness in two temperate forests。”,该研究结果进一步加深了对温带森林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的理解。
一次性使用平台工艺与模块化生产设施的完美结合
随着"重磅炸弹"药物时代的来临,生物制药行业的商业模式也在发生变化。个性化药物、生物仿制药和Biobetter的兴起,以及疫苗全球性需求等多项因素迫使生物制药企业重新思考其未来的生产能力。其中有一点可以肯定,即传统大规模、单一用途、资本密集型的生产策略已无法满足制药行业新兴生产与经济生产的需求。
Nat Gene:基因组学研究全面揭示玉米遗传多样性及进化机制
2012年6月4日,由冷泉港实验室、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康奈尔大学、墨西哥国际玉米和小麦改良中心等全球17所科研机构合作完成的两项玉米基因组学研究成果于国际权威杂志《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上同期发表。
Neuron:小神经胶质细胞可保护机体免于退行性脑病
绿色代表突触 (Image: Gerry Shaw/Wikimedia) 一些免疫细胞可以破坏大脑中闲置的神经回路以及神经细胞之间的联系,甚至在健康的个体中也是如此,理解这种过程可以帮助我们避免退行性脑病的发病。 时至今日,小神经胶质细胞被认为是普通的免疫细胞,可以保护大脑免于损伤以及免于大脑疾病再生。
JAMA:微量营养补充剂可降低HIV疾病进展及患病的风险
长期(24个月)给位于博茨瓦纳的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性病毒(HIV)但处于疾病早期且没有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患者补充多种维生素加硒可延迟HIV疾病进展的时间,这种方法是安全的,而且能减少免疫功能下降及患病的风险。
刘光慧研究组利用干细胞技术发现范可尼贫血症的新型致病机理及干预策略
2014年7月7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刘光慧研究组及其合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杂志发表了关于范可尼贫血症(Fanconi Anemia,FA)转化医学研究的重要成果,首次提出多组织干细胞加速衰老或衰竭是FA的根本性病因,并基于此发展出相应的干细胞、基因和药物治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