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研究揭示质粒上毒素/抗毒素系统新功能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王晓雪团队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在线发表了题为《接合型质粒编码的毒素/抗毒素系统PrpT/PrpA直接调控质粒拷贝数》的论文,系统阐述了质粒编码的毒素/抗毒素系统调控质粒复制功能的发现和作用机制。质粒是存在于细菌染色体之外,具有独立复制能力的遗传元件。接合型质粒除编码复制、分配和接合转

2021-01-27

Nat Biotechnol:利用细菌降解癌基因MYC,有望成为一种癌症治疗新策略

2021年2月18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瑞典隆德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大肠杆菌如何靶向并降解著名的参与多种类型癌症产生的癌基因MYC。相关研究结果于2021年2月11日在线发表在Nature Biotechnology期刊上,论文标题为“A bacterial protease depletes c-MYC and increas

2021-02-18

科学家发现细菌耐药新机制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随之而来的抗生素耐药性正对全球卫生和食品安全构成巨大威胁,越来越多的感染(比如肺炎、结核病、淋病和沙门氏菌病)变得更难治疗,原因在于治疗感染的抗生素有效性出现下降。近期,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的研究人员通过测定耐药性细菌的高分辨率结构发现,缺乏水分子可能是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原因之一。该研究在《Na

2021-02-09

阿斯利康免疫毒素Lumoxiti在欧盟获批:治疗毛细胞白血病(HCL)!

Lumoxiti是20年龄获批治疗HCL的首个药物,标志着HCL临床治疗的一个重大里程碑!

2021-02-13

美国FDA批准艾伯维肉毒素Botox(保妥适):治疗儿童神经源性逼尿肌过度活动症!

Botox上市30年来,已被批准多达12个治疗适应症,是全球应用最广泛的神经毒素产品。

2021-02-16

银环蛇毒素及临床抗银环蛇血清评价研究获进展

  蛇伤是一种热带病,由于经济原因或缺乏治疗药物——抗蛇毒血清,导致蛇伤患者有较高的伤残率和一定的死亡率。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生物毒素与人类疾病学科组以银环蛇为研究对象,通过传统分离纯化的方法从银环蛇毒素中分离得到了高纯度的a-bungarotoxin、b-bungarotoxin和g-bungarotoxin三种银环蛇毒素。通过三种

2021-01-29

Antibiotics:研究开发出新型抗细菌与抗真菌药

近日,南乌拉尔州立大学和俄罗斯科学院有机化学研究所的科学家以及一个国际科学家团队合成了抑制病毒和真菌的新化合物。相关结果发表在《Antibiotics》杂志上。

2021-01-30

真菌毒素研究领域取得新成果

   北京质标中心质量与标准室研究团队在国际食品顶级期刊Comprehensive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forbid Food Safety(IF = 9.912,工程技术及农林科学Q1期刊)上发表了题为“Recent progress in mycotoxins detection based on

2021-01-12

研究揭示趋磁细菌复杂磁性机制

   趋磁细菌(magnetotactic bacteria)是生物控制矿化研究的典范和古地磁学研究的新生长点,它们能够在细胞内合成有生物膜包被的、纳米尺寸、单磁畴磁铁矿晶体颗粒,也称为磁小体(magnetosome)。磁小体在细胞内多成链排列,作为趋磁细菌的“磁场感应器”,促使其沿磁场方向定向游弋,这个过程被称为趋磁性。趋磁细

2021-01-16

Cell:新研究揭示牛磺酸有助于阻止细菌感染机制

2021年1月19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来自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在探究身体对细菌感染的自然防御的过程,发现一种称为牛磺酸(taurine)的营养物可帮助肠道回忆起之前的感染并杀死入侵的细菌,比如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 Kpn)。这一发现可能有助于寻找抗生素的替代品。相关研究结果于202

20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