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揭示动物发育过程“古老”和“年轻”基因的表达模式
这一研究揭示了不同细胞类型在转录组年龄上的显著差异,有助于对不同细胞的进化起源进行估计,为理解驱动物种进化的遗传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
2023-05-17
清华大学开发冷冻电镜密度图分辨率估计的人工智能算法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结构生物学高精尖创新中心/清华-北大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张强锋副教授课题组在《分子生物学》(Journal of Molecular Biology)杂志在线发表题为“CryoRes
2023-05-04
PNAS:中科院陈春英课题组揭示肠道菌群能够将外源性碳纳米材料发酵成短链脂肪酸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陈春英(Chen Chunying)教授领导的一个研究团队发现肠道菌群能够将外源性碳纳米材料(carbon nanomaterial)作为碳源发酵成短链脂肪
2023-05-25
Nat Rev Cardiol:科学家揭示暴露组的概念 并阐明不健康的环境诱发人类心血管疾病背后的分子机制
来自德国美茵茨约翰内斯-古腾堡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描述了如何利用暴露组(exposome)改变来描述环境压力因素对机体心血管系统健康所产生的影响。
2023-05-26
赋能客户 | DNBSEQ-T7正式入驻南澳基因组学中心,全面助力澳大利亚基因组学研究发展
2023年4月27日,华大智造宣布超高通量基因测序仪DNBSEQ-T7落地南澳基因组学中心(SAGC),该中心将基于DNBSEQ-T7测序平台开展各项科学研究
2023-04-27
Science:开发出新方法确定物种基因组中的直系同源基因
由于技术上的巨大进步,如今可以快速地对生物的遗传物质进行测序。无论是密切相关的物种还是完全不同的物种,对其基因组的比较都能显示出特别有趣的发现。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获得关于系统发育关系、特征的形成或适应
2023-05-05
Nature:新研究表明人工智能在评估超声心动图方面优于人类
心脏超声检查是全面心脏健康的主要测试。在一项迄今为止进行的最严格的临床试验中,来自美国西达赛奈医学中心和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人工智能在评估心脏超声方面优于人类。
2023-04-14
异体细胞治疗 – 利用单细胞多功能蛋白组技术监测细胞质量和预测疗效
自2017年FDA首次批准以来,被称为CAR-T疗法的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已经改变了被诊断为血液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格局。细胞治疗产品分为自体细胞和异体细胞两类。
2023-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