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张泽民课题揭示跨织多细胞协同模式及其在肿瘤中的重塑

该研究聚焦于织层面的多细胞协同模式,创新性地提出了 “跨织细胞模块(cellular module,CM)” 的概念,并开发了一套计算框架CoVarNet来识别细胞模块。

2025-06-01

Nat Commun:北京大学邢栋等团队合作研究开发单个哺乳动物精子的三维基因结构

研究者开发了一种改进的scHi-C方案,该方案大大增加了单个精子产生的接触数量。

2025-05-04

汪阳明团队创新双学技术MAPIT-seq:在单细胞水平同时绘制RNA结合蛋白作用图谱与基因表达图谱的新利器

MAPIT-seq在检测互作图谱的同时可以同步获取转录信息,实现功能结合与表达背景的双重解析。

2025-08-17

【9月16日直播预告】从样本到洞察:蛋白质学智能实验室的自动化流程与AI高效赋能

为助力蛋白质学科研效率与数据质量双重提升,我们即将开启一场聚焦蛋白质学技术前沿的直播讲座!分享蛋白质技术的创新性应用,并发布重磅新品——全自动化、高通量的蛋白质样本前处理

2025-09-15

Cell:叶子璐等开发单细胞蛋白学新技术,实现单细胞蛋白质周转的全局分析

该研究开发了一种单细胞蛋白质学新技术——SC-pSILAC(单细胞脉冲稳定同位素标记),首次在单细胞水平实现了蛋白质丰度与蛋白质周转速率的同步精准测量,为细胞异质性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维度与视角。

2025-04-05

北京大学最新Cell论文:白洋团队构建全球首个作物根际“细菌+病毒”基因数据库

该研究结合多种作物的根际可培养细菌基因与宏基因数据,构建了作物根际细菌基因数据库(CRBC)和作物根际病毒基因数据库(CRVC),显著扩展了公开可用的作物根际细菌基因数量约 3 倍,鉴定的病

2025-03-15

当基因从“线性”变“立体”,研究人员发现了肿瘤演化的新法则

这项工作说明,三维基因并非DNA序列的被动载体,而是癌症演化中一个积极、动态的参与者。它像一只“无形的手”,通过重塑染色质的空间构象,在基因表达的汪洋中掀起波澜,最终决定了肿瘤这艘巨轮的航向。

2025-08-22

Cell:我国科学家绘制出猕猴前额叶皮层神经元全脑投射,从而揭示灵长类动物特异性的连接原理

这项研究揭示了灵长类动物大脑中高级认知功能进化的结构基础,为探索人类大脑中精神疾病的神经起源提供了重要线索,并可能为人工智能的新设计提供启发。

2025-07-23

Nature子刊:北京大学魏文胜团队开发先导编辑筛选技术,揭示人类基因中功能性同义突变

针对这些功能性同义突变,魏文胜团队开发了一种专门的机器学习模型——DS Finder,并借助多方面的实验证据揭示了它们对诸如 mRNA 剪接和转录等各种生物过程的影响。

2025-06-26

Nature Biotechnology:如何解码非编码区的“基因暗物质”?

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基于多物种比对的新型DNA语言模型——GPN-MSA。

2025-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