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免疫治疗正在风口 细胞因子药物研发会有如何走向?
如今在生物药主导全球药物销售的现状下,以细胞因子TNF-a为靶点的药物于2018年全球销售表现达330.66亿美元。截止2019年底,共计1186个在研和上市的细胞因子类药物,其中用于肿瘤治疗的药物数量有477个,包括125个已上市药物。尽管肿瘤免疫治疗风口正劲,但是自身免疫领域仍是细胞因子药物的主导战场。趋化因子、TNF家族药物和白介素家族三个
Science子刊:揭示GCN2抑制肿瘤微环境中的抗肿瘤免疫反应
2019年12月25日讯/生物谷BIOON/---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和髓样抑制细胞(MDSC)抑制肿瘤微环境中的T细胞功能。蛋白GCN2(general control nonderepressible 2)是一种环境传感蛋白,可根据营养供应情况控制转录和翻译。虽然GCN2是免疫肿瘤学中的一种潜在的治疗靶点,但是它在形成肿瘤免疫反应中的作用尚不清楚。
新一代非共价BTK抑制剂!礼来LOXO-305在共价BTK耐药B细胞恶性肿瘤中展现强劲疗效!
2019年12月14日讯 /生物谷BIOON/ --美国制药巨头礼来(Eli Lilly)近日在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上公布了靶向抗癌药LOXO-305全球性I/II期BRUIN剂量递增研究的中期数据。LOXO-305是一种研究性、高度选择性、非公价、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数据显示,在所研究的所有剂量下,LOXO-305在已接受各种既往疗法并
Nat Cell Biol:鉴别出促进癌症发生抑制机体抗肿瘤免疫力的特殊蛋白
2019年12月6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Cell Biolog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一种参与对微生物免疫反应的特殊蛋白或能促进癌症发生并抑制机体对疾病的免疫反应。对肺癌小鼠模型进行研究后,研究人员发现,当被生长因子激活(而不是先天性免疫机制激活),TA
科学家发现抑制结直肠肿瘤细胞的新机制
近日,德国维尔茨堡大学的科研人员在Nature Cell Biology上发表了题为“A MYC-GCN2-eIF2α negative feedback loop limits protein synthesis to prevent MYC-dependent apoptosis in colorectal cancer”的文章,发现抑制结直肠肿瘤细胞的新机制,为开发广泛有效的治疗
PROTAC利剑出鞘:STAT3特异性小分子降解剂抑制肿瘤生长
STAT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是STAT家族的成员之一,对多种细胞因子、生长因子等等信号进行响应并激活下游基因的表达。STAT3调节与癌细胞中与存活、增殖、生成、侵袭、转移,耐药性和免疫逃避相关的基因【1】,STAT3的异常调节会造成多种人类癌症以及其他的人类疾病。因此,一直以来STAT3都被认为是癌症
肿瘤免疫抑制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药所蛋白与细胞药物研究中心研究员万晓春及其研究团队在肿瘤免疫抑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论文"TIPE2 Specifies the Functional Polarization of 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 during Tumorigenesis"(《TIPE2特异性调控肿瘤发生过程中髓系来源抑制性细胞的功能性极化
Nat Commun:一种新型的分子策略有望抑制机体肿瘤的形成
2019年11月9日 讯 /生物谷BIOON/ --机体制造脂肪酸的过程能被一种称之为FASN的酶类所调节,在正常细胞中,这并不是一种非常活跃的过程(除了偶尔在肝脏和脂肪组织中),我们维持细胞功能所需的大部分脂肪酸都能从饮食中获得,然而,FASN在很多类型的癌症中都会处于过量表达的状态,比如前列腺癌、乳腺癌等,尽管研究人员并不清楚FASN与疾病发生之间的关联,但目前研究人员正在重点研究FASN是否
Nature:揭示α-酮戊二酸是p53介导的肿瘤抑制的效应因子
2019年10月7日讯/生物谷BIOON/---肿瘤抑制基因TP53(编码蛋白p53)在大多数人类癌症中以及在70%以上的胰腺导管腺癌(PDAC)中发生突变。野生型p53在细胞应激反应中积累,并调节基因表达以改变细胞命运和阻止肿瘤产生。众所周知,野生型p53也可以调节细胞代谢途径,不过人们对p53依赖性的抑制癌症进展的代谢变化仍然知之甚少。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等研究机构
Ebiomedicine:线粒体调节因子或为癌症治疗新靶点
2019年9月21日 讯/生物谷BIOON/ --最近,来自Wistar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了线粒体裂变因子(MFF)在控制癌细胞存活中的作用,表明该蛋白可能代表了有希望的治疗靶标。他们还发现,MFF的表达受到Myc的调控。这些结果在线发表在《EBioMedicine》杂志上。线粒体是向我们的细胞提供能量的细胞器,它还控制多种细胞死亡机制,并在癌症中扮演着复杂的角色。此外,线粒体动力学能够协调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