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Immunity:衰老癌细胞释放线粒体DNA,破坏抗肿瘤免疫

这项研究表明,针对抑制线粒体 DNA 的释放进行干预,能够重编程免疫抑制性肿瘤微环境,从而改善接受化疗患者的癌症治疗效果。

2025-05-14

《自然》:肿瘤如何"屏蔽"化疗攻击?中美科学家合作揭示一条新的活性氧感应通路,通过抑制线粒体翻译切断死亡信号,保护肿瘤细胞

该研究发现VPS35的氧化调控机制是导致化疗“哑火”的关键因素,为逆转化疗耐药提供了新的治疗靶点,同时可作为预测铂类疗效的生物标志物。

2025-04-08

Cell子刊:靶向抑制大肠杆菌毒力因子,改善酒精肝

该研究表明,大肠杆菌基因组中编码的毒力因子 KpsM 与酒精性肝炎患者死亡率相关,而靶向抑制 KpsM 是改善酒精性肝炎患者预后的一种有希望的方法。

2025-06-01

Sci Adv:揭示MYC抑制剂与线粒体代谢的协同作用,有望成为癌症治疗的新策略

本研究揭示了MYC抑制剂与线粒体代谢抑制剂之间的协同作用,为癌症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未来,研究人员还将进一步探索这种联合治疗方案的临床应用潜力并评估其在不同癌症类型中的疗效。

2025-08-02

苏大团队揭示:这个关键因子竟能"刹车"肿瘤扩散

本研究结果表明RGS3下调对肿瘤的发展有抑制作用,并表明靶向RGS3可能是治疗OC的一种新的治疗策略。

2025-06-07

Nature:冯亮团队解析人源线粒体丙酮酸转运蛋白的结构及其小分子抑制机制

该研究利用冷冻电镜技术解析了人源线粒体丙酮酸转运蛋白(MPC)的多种构象状态,并揭示了其底物结合和小分子抑制机制。这一成果为深入理解 MPC 功能机制和设计靶向药物奠定了分子基础。

2025-03-09

线粒体转移是癌症转移的隐形推手?!最新Nature 科学家揭秘肿瘤转移背后的新机制!

神经系统与癌症转移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就像一只无形的大手,在癌症转移的各个环节推波助澜。

2025-07-07

JITC:浙大团队发现,BCL-2抑制剂可“洞穿”癌细胞线粒体,激活先天性抗癌免疫通路!

从这项研究来看,维奈克拉之前可能还是被大家“小瞧”了,它的抗癌机制并不限于促凋亡这一招,或许在实体瘤中还有激活STING通路、增强免疫应答的路数。

2025-05-14

Immunity:细胞因子METRNL可通过破坏线粒体功能抑制CD8+T细胞抗肿瘤活性

这项工作证明细胞因子METRNL是CD8+T细胞代谢的可逆调节因子,可促进肿瘤微环境中TIL功能减退,因此,可通过靶向METRNL-E2F-PPARδ轴来支持CD8+TIL线粒体功能以发挥抗肿瘤活性。

2024-08-27

Nature : 靶向液-液相分离,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

研究表明,丙氨酰-tRNA合成酶 AARS1 介导了 p53 的乳酸化修饰,将肿瘤细胞代谢与蛋白质组修饰改变相结合而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

2025-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