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斯坦福博后开发新型纳米颗粒佐剂,为有效抵抗流感、等不断变异的病毒提供新思路

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博士后殷倩和罗威(现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助理教授)合作,采用工程学的方法,开发了一种纳米颗粒佐剂 TLR7-NP,其具有可调药物负载、窄尺寸分布和控制释放动力学,能够增强淋巴结的靶向性

2023-04-25

柳叶刀:感染一次,能保护多久?

新冠感染产生的免疫力可提供实质性保护,防止来自BA.1前变体的感染,在40周时,对重症的保护率高达90%。

2023-04-26

Nature:研究揭示相分离参与病毒颗粒组装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费城儿童医院的研究人员发现病毒蛋白使用一种叫做相分离的过程来协调病毒后代的产生。相关研究结果于2023年4月5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

2023-04-27

Nature:高福/武桂珍/刘军团队在华南海鲜市场环境样本中发现病毒

作者总结说,尽管这些发现支持了新冠病毒在新冠疫情早期曾在华南海鲜市场传播的说法,但无法证明在这种情况下病毒可能从动物传染到人类身上。目前还无法排除病毒通过被感染的人类或冷链产品进入市场的可能性。

2023-04-10

华南理工大学张元团队揭示了肺炎疫苗开发的一条很有前途的途径

由新近出现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SARS-CoV-2)引起的新冠肺炎病(SARS-CoV-2)已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传播,对全球公共卫生构成极大威胁。

2023-05-17

​国家重点研发项目“植物乳杆菌GUANKE株抗病毒作用研究”启动,微生物干预疗法前景广阔

国内活体生物药起步虽晚,但已经由3年前的临床前阶段,迈进到临床阶段。

2023-04-06

Nature:研究揭示EBV病毒诱导人体染色体断裂进而导致癌症产生机制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研究人员首次描述了病毒EBV如何利用基因组的弱点来导致癌症,同时降低人体抑制它的能力。

2023-04-25

2022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揭晓:病毒突变特征与免疫逃逸机制研究入选

北京大学、北京昌平实验室曹云龙、谢晓亮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王祥喜团队揭示新冠病毒突变特征与免疫逃逸机制的研究成果成功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2023-03-20

北大研究团队提出使用动态流行病学模型和公开数据集估计疫苗保护率的方法

作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冠病毒自2019年末以来引发了全球流行病,并经历了快速的进化,导致各国感染和死亡人数激增。尤其是Delta和Omicron变种由于其高传染性引发了更多关注。

2023-04-26

病毒被证实会导致DNA损伤和细胞衰老,这会加速癌症和人类衰老吗?

该研究发现,新冠病毒(SARS-CoV-2)感染会在体外培养细胞中和体内都引起DNA损伤。在机制上,新冠病毒表达的蛋白ORF6和NSP13分别通过蛋白酶体和自噬引起DNA损伤反应激酶CHK1的降解。

2023-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