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有助判断不同材料微针的经皮给药性能
微针经皮给药是近年来兴起的新型给药技术,具有无痛等优点。不同材料的微针在皮下溶解并给药的性能哪家强?中国研究人员在新一期《国际聚合材料和聚合生物材料杂志》上发表论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评价方法。微针经皮给药是通过微小的针头穿过皮肤释放药物,由于微针的长度一般在10微米至1毫米之间,不会刺激到神经,与传统注射相比具有无痛的优点。与口服药物相
研究发现深海热液微生物基于硫化镉纳米颗粒利用光能新机制
8月20日,国际微生物学期刊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在线刊发题为Formation of cadmium sulfide nanoparticles mediates cadmium resistance and light utilization of the deep-sea bacterium Idiomarina sp.
科研人员研制出针对慢性白血病靶向药物的长效纳米制剂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健康与医学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刘青松、刘静团队在针对BCR-ABL突变的激酶靶向药物制剂领域取得进展,发展了一种长循环高选择性纳米制剂,可以有效延长给药周期,提高药物安全性。目前该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Nanomedicine: Nanotechnology, Biology and Medicine上。慢性粒细
研究发现纳米酶催化佐剂增强流感疫苗鼻腔黏膜免疫
近日,Advanced Science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纳米酶工程实验室高利增课题组的一篇研究论文。该工作提出了以纳米酶作为催化佐剂提高鼻腔黏膜免疫的策略。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发的呼吸道传播疾病,历史上每次流感病毒的大流行都给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造成巨大损失。目前防控流感最常用的策略是肌肉注射流感病毒灭活疫苗。但肌肉
研究人员利用高灵敏的光声纳米探针实现在分子水平非侵入性地成像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8月16日,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郑乐民教授团队在Advanced Materials在线发表了题为“Non-invasive nanoprobe for in vivo photoacoustic imaging of vulnerable atherosclerotic plaqu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展了一种高灵敏的光声纳米探针,在分子水平实
Nat Commun:科学家有望将纳米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相结合来开发新型抗癌疗法
2020年8月19日 讯 /生物谷BIOON/ --由于癌症耐药性的出现、对肿瘤组织靶向性变差及癌症随后的转移,具有选择性抗癌活性的化疗药物的开发如今对科学家们越来越没有吸引力,而在具有肿瘤特征的细胞类型中,研究者发现,癌症干细胞与患者癌症进展和转移密切相关,这就反映了癌症干细胞能够自我更新并且进入机体的循环系统中。图片来源:JAIST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
肿瘤活性磷疗纳米制剂研发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材料所(筹)材料界面研究中心研究员喻学锋课题组在开发天然生物活性纳米治疗制剂领域取得新进展。癌症是现代社会影响人类身心健康的最大杀手之一。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小分子化疗药物在实际治疗过程中往往伴随着严重的毒副作用,给病患造成巨大痛苦。因此,对新的具有潜在抗癌效用分子和材料的筛选和开发有着重要的科研价值和临床应用意义。黑磷(黑磷
纳米颗粒如何助力癌症研究?
本文中,小编盘点了多篇科学家们发表的重要研究成果,让我们一起看看纳米颗粒如何助力科学家们在癌症领域的研究,分享给大家!图片来源:University of Queensland【1】Nat Cell Biol: 纳米颗粒能够用于治疗耐受性淋巴癌doi:10.1038/s41556-020-0507-y根据最近在Nature Cell Biology杂志上发表
中国科研人员研发出可注射活体生物材料
半月板是膝关节内保护关节稳定性的重要组织,缺乏自愈能力,损伤后很难自我修复。半月板损伤修复是临床治疗的难题之一,尤其是半月板白区损伤的修复更让临床医生束手无策。目前,多采用人工合成类材料对半月板进行修复,但人工合成类材料的生物相容性不足,且对半月板损伤的治疗效果不佳。因此,开发具备高生物相容性及组织特异生物活性的材料用于临床较为迫切。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
生物医用材料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研究员李久盛团队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深圳大学和同济大学等多家单位合作,在生物医用材料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发表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上。骨肿瘤是发生于骨骼或其附属组织如骨肉瘤、尤因肉瘤、骨髓瘤等原发性恶性骨肿瘤,多发生于10-30岁左右的青壮年,其恶性程度高、易转移,致残率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