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PLoS ONE :宋亮等成功研制血管内超高分辨声显微系统

日前,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工所生物医学光学与分子影像研究室宋亮课题组与劳特伯生物医学成像研究中心、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合作,在血管内成像领域取得新进展。团队在国际上率先成功研制成像分辨率高达

2014-03-27

PNAS:遗传学工具揭示出蝇的社会行为

一项研究说,一种准确控制自由运动的果蝇的行为和神经活动的自动化技术可以让科研人员系统地测绘果蝇脑的社会记忆回路。社会互动对于实现诸如吸引配偶等重要的需求具有关键作用。但是人们对于根据社会互动学习形成记忆的能力背后的神经回路几乎没有了解。

2014-03-25

JMCC:潘世烈等卤素硼硅酸盐紫外非线性晶体材料研究获进展

紫外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作为一种重要的光电信息功能材料,已在航天、能源、工业制造、医学、科研等领域有广泛应用,探索和合成性能优异的新型紫外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一直是功能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

2014-03-24

非侵入式神经控制:一种光敏感型蛋白带来了更方便的遗传学研究

一种光敏感型蛋白带来了更方便的光遗传学研究

2014-07-04

Mol BioSyst:触发癌细胞“死亡开关”

2013年10月18日讯 /生物谷BIOON/--近日,Cardiff大学的研究人员已经创建出一个多肽,能够开启肿瘤细胞的死亡途径。肽一直保持非活动状态,直到暴露于外部光脉冲环境下后会转换成一个细胞死亡信号。 健康细胞通过复杂的机制保护我们免患癌症。然而,调控癌细胞死亡关键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网络的微妙平衡发生紊乱后,细胞生长就可能发生失控。

2013-10-17

慧研究组利用干细胞技术发现范可尼贫血症的新型致病机理及干预策略

2014年7月7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刘光慧研究组及其合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杂志发表了关于范可尼贫血症(Fanconi Anemia,FA)转化医学研究的重要成果,首次提出多组织干细胞加速衰老或衰竭是FA的根本性病因,并基于此发展出相应的干细胞、基因和药物治疗策略。

2014-07-08

Oncogene:颜美等揭示小分子RNA对恶性胶质瘤的杀伤作用

近日,国际肿瘤学领域著名杂志Oncogene刊登了中山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结果“MiR-135a functions as a selective killer of malignant glioma。”,研究人员报道了在恶性胶质瘤的分子靶向治疗基础研究方面的一项重要进展。

2012-11-18

海诺威PharmaLine PQ紫外线消毒系统经第三方验证

- 经第三方验证的海诺威PharmaLine PQ紫外线消毒系统和适合的制药专用消毒系统 上海2011年12月8日电 /美通社亚洲/ -- 专门针对制药、生物技术和其他高要求行业设计,提供全套验证文件,确保性能合格的紫外线消毒系统 -- 海诺威的新型 PharmaLine PQ 紫外线系统将微生物安全带向新的高度。

2011-12-09

Planta:曹坤芳等揭示复苏植物的保护机制

近日,国际著名植物学期刊Planta在线刊登了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Cyclic electron flow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hotoprotection for the resurrection plant Paraboea rufescens under drought stress,“文章中,研究者揭示了复苏植物的光保护机制。

2012-02-23

OPT EXPRESS:一种有前景的声融合诊断技术

《每日科学》5月7日讯,X射线乳房造影术是抗乳腺癌的一个重要诊断工具,但有一些限制其有效性的缺点,如:无法区分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使妇女接触低剂量电离辐射,尽管这种电离辐射被认为是安全的,但还是有一定的风险。 在新成像设备临床试验的最早阶段,研究人员使用光声来检测和可视化乳腺肿瘤,而不是电离辐射。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