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蛋白激酶化学生物学研究获进展

 6月14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姚雪彪团队与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张荣光合作团队在Cell Research 发表题为BubR1 phosphorylates CENP-E as a switch enabling the transition from lateral association to end-on capture of spindle microtubules

2019-06-25

研究揭示多维生物多样性对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机制

全球变化(包括气候变化、土地利用和地表覆盖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加速丧失,进而影响了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近年来,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机制受到广泛关注,是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学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大量关于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关系的研究表明,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功能的主要驱动力,但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草地生态系统。森林作为陆表最重要的生态系统,在调节全球碳循环、减缓气候变化、维

2019-07-14

天然产物肿瘤免疫化学生物学研究取得进展

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是监控肿瘤早期发生发展的重要免疫细胞类群,细胞表面的活化性受体NKG2D (Natural-killer Group 2 member D)与肿瘤细胞表面的NKG2D配体的相互作用在NK细胞实行肿瘤免疫监视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NKG2D配体表达的下调或缺失将导致肿瘤细胞免疫原性的减弱,从而逃逸NK细胞的识别和杀伤作用,因此激活肿瘤细胞膜表面N

2019-06-23

GSK全球首个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生物制剂倍力腾(Benlysta)获批在中国内地上市

2019年07月16日/生物谷BIOON/--葛兰素史克(GSK)今天宣布,倍力腾(Benlysta,通用名:belimumab,注射用贝利尤单抗)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上市批准。作为全球首个获批应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生物制剂,倍力腾此次在中国被批准与常规治疗联合,适用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仍具有高疾病活动的活动性、自身抗体阳性的SLE成年患者。今年4月底,Benlysta静脉注射制

2019-07-16

荣昌生物发布原创新药RC18(泰它西普)临床试验结果:系统性红斑狼疮关键临床试验达到主要终点

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RC18(泰它西普)临床研究数据新闻发布会今天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荣昌生物制药(烟台)有限公司发布自主研发生物新药RC18(通用名泰它西普,商品名泰爱)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简称SLE)的关键性临床研究结果。荣昌生物首席科学官、泰它西普发明人房健民教授这一关键临床试验于2015年启动, 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研究,共入组249例SLE患

2019-07-15

Springer Nature生物学开放获取期刊 | 2019最新期刊指标

备受瞩目的2019 年度《期刊引证报告》在 2019 年 6 月 20 日正式发布。在此,整理出施普林格•自然旗下生物学开放获取期刊的最新期刊指标,供大家先睹为快。生物学综合期刊基因与遗传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发育、生理生物学 微生物学神经科学植物学动物学与昆虫学进化生物学生态学生物信息学与计算生物学

2019-06-20

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合成生物学”等重点专项2019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国务院各有关部门科技主管司局,各有关单位:根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国发〔2014〕64号)的总体部署,按照《关于鼓励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参与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组织实施的若干规定(试行)》(国科发资〔2018〕

2019-06-17

聚焦生物学前沿研究 助推精准医疗发展 BD(中国)与华南理工大学合作建立生物科学研究卓越中心

2019年6月21日,广州  细胞是人体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生物学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发展的基础,对细胞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有助于探索人类生老病死的机制,为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方案。流式细胞术作为探索生物细胞奥秘的技术不论在生物研究领域还是临床治疗中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揭幕仪式今天,BD(中国)与华南理工大学签署合作备忘录,建立生物科学研究卓越中心(以下

2019-06-23

近期结构生物学研究进展一览

2019年5月21日 讯 /生物谷BIOON/ --本期为大家带来的是结构生物学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希望读者朋友们能够喜欢。1. Nat Microbiol:新结构生物学研究揭示病原体入侵宿主机制DOI: 10.1038/s41564-019-0427-4虽然导致胃癌、百日咳,军团病等危险性疾病的病原菌各不相同,但它们都利用相同的分子机制来感染人体细胞。细菌使用这种称为IV型分泌系统(T4SS)的

2019-05-20

Nat Microbiol:新结构生物学研究揭示病原体入侵宿主机制

2019年5月20日 讯 /生物谷BIOON/ --虽然导致胃癌、百日咳,军团病等危险性疾病的病原菌各不相同,但它们都利用相同的分子机制来感染人体细胞。细菌使用这种称为IV型分泌系统(T4SS)的机器将有毒分子注入细胞,并传播基因对抗抗生素的杀伤。现在,加州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已经从人类病原体——军团菌嗜肺军团菌中揭示了T4SS的3D分子结构。这可能在将来能够为上述疾病开发精确靶向的抗生素。>

2019-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