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 Rep: 研究揭示伤口愈合的生物学机制
我们的身体具备自行愈合伤口的能力,例如割伤或擦伤。但是,患有糖尿病,血管疾病和皮肤疾病的患者有时难以康复。这可能导致慢性伤口,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慢性伤口的管理是医疗保健系统的主要成本,仅在美国,每年就花费约10至200亿美元。但是,我们对于为什么某些伤口会变成慢性伤口知之甚少,因此很难开发出有效的疗法来促进愈合。最近一项研究描述了一种使用废弃伤口敷料对伤口处
乘风破浪,应者云集,金斯瑞成功举办第三届国际合成生物学&基因与细胞治疗全产业链论坛
9月22日上午,由南京江宁高新区管委会、金斯瑞生物科技、悠狐国际会议共同主办,南京市投资促进局、南京市江宁区人民政府指导的第三届国际合成生物学&基因与细胞治疗全产业链论坛在南京金陵饭店拉开序幕。本次大会与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20南京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峰会同期开幕,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农工党中央主席陈竺莅临峰会开幕式并致辞。大会紧扣“创新、协
龙胆族叶绿体基因组进化和系统学研究取得进展
随着二代测序技术的发展,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序列已普遍应用于重建植物“生命之树”研究中。大多数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呈环状四分体结构,包含约80个蛋白编码基因。叶绿体基因组由于缺乏重组,而常被认为是连锁的单一基因座;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叶绿体基因组中不同区域以及不同编码基因具有不同的核酸替代速率,经受不同的自然选择压力。目前对叶绿体单基因或不同功能组基因的进化研
G3: Genes Genomes Genetics:新研究助力微生物组学的发展
所有多细胞生物体内都有大量微生物定居,并且从一开始就伴随着宿主一起进化。天然微生物组,即体内和体内生存的全部细菌,病毒和真菌等,对于宿主至关重要:例如促进营养的吸收以及抵御病原体。
Hypertension:肠道微生物组学数据有助于心血管疾病的筛查
根据最近发表在《Hypertension》杂志上的研究,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分析人的肠道微生物组中的细菌显示出有望作为心血管疾病(CVD)的新筛选方法。
开发出一种能够模拟人类肠道微生物组行为和作用机制的新系统
2020年8月19日 讯 /生物谷BIOON/ --人类肠道中生存着几千种细菌,其中一些肠道菌群与人类疾病发生相关,而其它则对人类健康有着有益的影响,然而想要弄清楚每一种细菌扮演的确切角色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很多肠道菌群都无法利用人体组织在实验室中进行培养;而对于那些无法在富含氧气的环境中生存的物种而言,这种困难尤其明显,如今,来自MIT的生物和机械工程师们通
迄今为止最全面的研究揭示非吸烟人群患肺癌的生物学特性和发病机制!
2020年7月30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英国癌症研究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非吸烟人群中的肺癌往往具有多样化的特性,而且其不同于吸烟人群所患的肺癌,似乎会对靶向性疗法也会产生不同的反应;文章中,研究人员对台湾非吸烟人群中肺癌发生率较高的人群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了一系列遗传改变,这些遗传改变
Nat Nanotechnol:开发出可吸入的合成生物标志物,用于检测呼吸系统疾病
2020年8月1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针对小鼠的研究中,通过使用特殊的纳米颗粒,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通过分析患者的呼气来监测细菌性肺炎或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等其他肺部疾病的方法。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Nature Nanotechnology期刊上,论文标题为“Engineering synthetic breath
Molecular Case Studies:生物信息学手段帮助寻找胃癌药物
在最近一项研究中,莫斯科物理技术学院的研究人员及其同事开发了第一种基于肿瘤细胞RNA测序的个性化胃癌治疗技术。该研究在俄罗斯科学基金会的支持下发表在《Cold Spring Harbor Molecular Case Studies》上。
生酮饮食改变肠道微生物群和肠道免疫系统!
2020年5月28日讯/生物谷BIOON /--低碳水化合物、高脂肪生酮饮食近年来吸引了公众的关注,因为这种饮食被认为可以降低炎症、促进体重减轻和心脏健康,而最近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对一小群志愿者的研究发现生酮饮食对人肠道微生物群具有显着的影响。在小鼠身上进行的其他实验表明,所谓的"酮体"--一种"生酮饮食"这个名字来源的分子副产品--直接影响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