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Sci Rep: 研究揭示伤口愈合的生物学机制

  1. 中性粒细胞
  2. 伤口
  3. 愈合

来源:本站原创 2020-09-16 21:08

我们的身体具备自行愈合伤口的能力,例如割伤或擦伤。但是,患有糖尿病,血管疾病和皮肤疾病的患者有时难以康复。这可能导致慢性伤口,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慢性伤口的管理是医疗保健系统的主要成本,仅在美国,每年就花费约10至200亿美元。但是,我们对于为什么某些伤口会变成慢性伤口知之甚少,因此很难开发出有效的疗法来促进愈合。最近一项研究描述了一种使用废弃伤口敷料对伤口处
2020年9月17日讯/生物谷BIOON/---我们的身体具备自行愈合伤口的能力,例如割伤或擦伤。但是,患有糖尿病,血管疾病和皮肤疾病的患者有时难以康复。这可能导致慢性伤口,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慢性伤口的管理是医疗保健系统的主要成本,仅在美国,每年就花费约10至200亿美元。但是,我们对于为什么某些伤口会变成慢性伤口知之甚少,因此很难开发出有效的疗法来促进愈合。最近一项研究描述了一种使用废弃伤口敷料对伤口处发现的细胞进行采样的新颖方法。这种非侵入性方法为了解伤口的细胞组成开辟了一个窗口,并提供了一个机会,可以识别与慢性伤口相比可能愈合的伤口特征,并为靶向治疗的发展提供信息。

(图片来源:Www.pixabay.com)

研究于9月15日发表在《Scientific Reports》杂志上。

皮肤病和皮肤生物学系副教授,研究的主要作者之一Andrew South博士说:“研究人类的伤口愈合非常具有挑战性。目前我们对该事件的了解来自动物研究,而动物皮肤及其愈合方式与人类皮肤大不相同。”

South博士和他的实验室研究了一组遗传性皮肤病,称为大疱性表皮松解(EB),伤口愈合受到严重损害。患者通常从出生开始就患有水疱和病灶,愈合缓慢,有些甚至是慢性的。在部分患者中,慢性伤口发展为侵略性皮肤癌的风险很高。目前,很难预测给定患者的哪些伤口会愈合,而哪些伤口不会愈合。能够对伤口进行采样是了解愈合机制的关键。

South博士说:“进行活检以对伤口中的细胞进行采样将有助于我们了解这些伤口之间的差异,但是这些患者的活检非常痛苦,可能会进一步延缓伤口的愈合。另一方面,收集这些将被扔掉的绷带,对患者无害,并可用于伤口无法正常愈合的多种情况。”

研究人员从51名EB患者中收集并分析了133种废弃的伤口敷料,其中包括急性和慢性伤口,急性定义为持续存在21天或更短,慢性定义为持续存在3个月以上。

South博士说:“以前的研究使用伤口敷料或绷带来收集液体,并查看那里的蛋白质。但是没有人真正观察过存在的细胞。应用实验室经常使用的技术,我们能够从敷料中分离出活细胞或活细胞。”

研究人员从敷料中回收了大量细胞,通常超过一亿个。伤口越大,伤口上敷料的时间越长,回收的细胞越多。然后,研究人员对细胞进行了表征,以观察伤口上存在哪些类型的细胞。他们检测了多种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粒细胞或中性粒细胞,以及单核细胞或巨噬细胞。当比较急性和慢性伤口的敷料时,他们发现在慢性伤口部位的中性粒细胞数量明显增加。中性粒细胞是我们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当伤口开始形成时,它们是第一批到达现场的中性粒细胞。

South博士说:“从动物研究和对人体伤口敷料的蛋白质分析得出的结论显示,中性粒细胞的存在时间过长,会延缓愈合过程并导致慢性病。我们的发现表明,慢性伤口的特征是中性粒细胞水平更高,从而更加明确地支持了这一理论。”

这些发现为伤口愈合提供了更多的见识,并可能有助于开发促进这一过程的疗法。例如,那些中和多余的嗜中性白血球或募集巨噬细胞的免疫细胞,这些免疫细胞在嗜中性白血球之后开始下一阶段的康复。(生物谷 Bioon.com)

资讯出处:A new approach to understanding the biology of wound healing

原始出处:Ignacia Fuentes et al, Cells from discarded dressings differentiate chronic from acute wounds in patients with Epidermolysis Bullosa, Scientific Reports (2020). DOI: 10.1038/s41598-020-71794-1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