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圆因生物CEO:全球领先的环状RNA技术,致力于肿瘤疫苗等创新药物技术突破
圆因(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Therorna Inc.)成立于2021年4月,由国内知名专家和资深海归博士组建团队创立。
2024-10-09
《神经病学》:p-tau又赢了!在早发性或非典型性痴呆症患者中鉴定阿尔茨海默病,血液p-tau217较FDG-PET准确性更高
[18F]FDG-PET和血浆p-tau217在鉴别参考标准AD生物标志物方面具有相似的特异性(均为70%),但是血浆p-tau217表现出更高的敏感性和总体准确性。
2025-01-06
《分子精神病学》:去斑块,消炎症,还促神经再生!科学家证实,神经生长因子小分子类似物有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潜力
该研究揭示了BNN27多方面的神经保护作用,主要包括减少Aβ负担、恢复突触功能、减轻神经炎症,促进神经再生和改善认知功能等等。
2024-12-04
Nature|中瑞科研团队合作发表全球最大规模结直肠癌多组学研究
2024年8月7日,中国科学院杭州医学研究所组学与智慧医疗中心联合瑞典乌普萨拉大学(Uppsala University)、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华大基因等机构在
2024-08-09
IJMS:科学家揭示人类阿尔兹海默病和心脏病之间的遗传学关联
本文研究结果支持了阿尔兹海默病、特异性脂质和冠状动脉疾病特征之间的遗传重叠特征,揭示了一种共享但非因果性的遗传易感性。
2024-09-03
Immunity:张翔团队揭示三阴性乳腺癌耐药新机制——肿瘤来源的花生四烯酸重编程中性粒细胞促进免疫抑制和治疗耐药
这项研究揭示了三阴性乳腺癌(TNBC)细胞来源细胞外囊泡通过其中携带的花生四烯酸重编程中性粒细胞,从而促进了三阴性乳腺癌的免疫抑制和治疗耐药。
2025-04-03
中国科学家发现全新维C蛋白质修饰机制,可增强癌细胞的干扰素信号转导,增强抗肿瘤免疫
近日,《细胞》杂志发表了一项研究,科学家们首次发现了一种维生素C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机制,vitcylation。
2025-03-29
《癌细胞》:中国科学家首次划分不成熟三级淋巴结构,并揭示其发育偏离的核心,提供了增强抗肿瘤免疫的新策略
研究表明,肿瘤细胞的色氨酸代谢活跃是TLS发育偏离的关键因素,靶向色氨酸代谢的治疗可重塑肿瘤微环境,促进TLS成熟,增强抗肿瘤免疫反应,并与抗PD-1抗体治疗协同作用。
2025-04-13
科学家发现,肿瘤浸润性克隆性造血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疾病复发或死亡风险增加80%有关
该研究发现,TI-CH不仅是年龄相关CHIP的一种表现形式,还与NSCLC以及其他实体瘤患者预后较差有关。
2025-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