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癌细胞》:中国科学家首次划分不成熟三级淋巴结构,并揭示其发育偏离的核心,提供了增强抗肿瘤免疫的新策略

来源:奇点糕 2025-04-13 11:31

研究表明,肿瘤细胞的色氨酸代谢活跃是TLS发育偏离的关键因素,靶向色氨酸代谢的治疗可重塑肿瘤微环境,促进TLS成熟,增强抗肿瘤免疫反应,并与抗PD-1抗体治疗协同作用。

三级淋巴结构(TLS)是肿瘤微环境中形成的异位淋巴组织,其成熟程度与免疫治疗响应和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关于成熟TLS,我们已经掌握了许多情报。既往研究表明,成熟TLS具有生发中心,为B细胞增殖、分化以及抗体生成提供了场所,并且参与增强抗原呈递、细胞因子信号传递等过程,积极调节抗肿瘤免疫反应。但是,未成熟的TLS仍是一片未知的海域——驱动TLS成熟的关键因素尚不明确,如何界定TLS的成熟状态也具有挑战性。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山大学匡铭、彭穗、唐忠辉与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的刘石平合作,采用多组学技术,全面分析了肝细胞癌(HCC)中TLS的发育轨迹和所处微环境,首次将传统定义的“不成熟TLS”进一步划分为功能不同的“趋向成熟型”和“偏离成熟型”,明确其在免疫应答和预后中的不同作用。

研究表明,肿瘤细胞的色氨酸代谢活跃是TLS发育偏离的关键因素,靶向色氨酸代谢的治疗可重塑肿瘤微环境,促进TLS成熟,增强抗肿瘤免疫反应,并与抗PD-1抗体治疗协同作用。

论文于近日发表在《癌细胞》期刊。

论文首页截图

为了全面解析TLS的组成和功能状态,研究者首先采用Stereo-seq空间转录组技术,对22例未经治疗的HCC患者和7例接受新辅助免疫治疗的HCC患者的肿瘤组织进行高精度测序。通过整合H&E染色和单细胞RNA测序(scRNA-seq)数据,他们成功在肿瘤组织中识别出838个TLS结构,并根据B细胞的发育轨迹将其分为成熟TLS、趋向成熟型TLS(conforming TLS)和偏离成熟型TLS(deviating TLS)。

成熟TLS的特征是富含生发中心B细胞(GC-B),并表达关键调控分子如CXCL13、AICDA,这些分子对B细胞活化和抗体产生至关重要。趋向成熟型TLS在基因表达、细胞互作和免疫应答方面更接近成熟TLS;而偏离成熟型TLS则是“路走歪”了,虽然同样含有初始B细胞和GC-B细胞,但其转录谱显示,它们无法正常分化为功能性B细胞。

为了探究偏离成熟型TLS“走歪路”的原因,研究团队对B细胞的发育轨迹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比较成熟TLS和偏离成熟型TLS中的初始B细胞和GC-B细胞,他们发现偏离成熟型TLS的B细胞色氨酸代谢异常活跃,高表达色氨酸代谢的关键酶TDO2、IDO1,而成熟TLS的B细胞则主要富集B细胞受体信号和生发中心形成相关通路。

对TLS进行识别和表征

进一步的空间分析显示,肿瘤细胞是色氨酸代谢异常的主要来源。在偏离成熟型TLS周围,肿瘤细胞显著高表达TDO2,并导致其微环境中色氨酸代谢产物犬尿氨酸积累。这种代谢重编程不仅抑制B细胞的正常分化,还可能通过激活芳烃受体(AhR)等免疫抑制通路,削弱TLS的抗肿瘤功能。

以上结果说明,肿瘤细胞在偏离成熟型TLS附近的代谢活性较强,可能是导致TLS发育受阻的关键因素。

于是,研究团队在HCC小鼠模型中进行实验,以验证色氨酸代谢对TLS成熟的调控作用。结果显示,高色氨酸饮食会抑制荷瘤小鼠TLS的成熟,促进肿瘤进展;而低色氨酸饮食或TDO2抑制剂(LM10)处理则显著增加成熟TLS的比例,小鼠肿瘤体积更小、生存期更长。机制上来看,色氨酸限制减少了犬尿氨酸的积累,从而解除其对B细胞分化的抑制,并促进生发中心形成和抗体产生。

此外,低色氨酸饮食或TDO2抑制剂治疗能够增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法的疗效,可以观察到更强的肿瘤控制效果,表明靶向色氨酸代谢是一种可行的联合治疗策略,为免疫治疗加一把力。

靶向色氨酸代谢可以促进TLS成熟和肿瘤免疫

为了评估TLS分类的临床意义,研究团队还开发了一个基于关键基因的TLS风险评分模型,用于区分趋向成熟型TLS和偏离成熟型TLS。

在HCC患者队列中,高风险评分(反映偏离成熟型TLS特征)与较差的预后显著相关,而低风险评分(反映趋向成熟型TLS特征)的患者则表现出更长的无复发生存期。另外,在接受抗PD-1抗体治疗的患者中,趋向偏离成熟型TLS特征与治疗响应呈正相关,而偏离成熟型TLS特征则与治疗抵抗相关。这一发现提示,TLS的成熟状态可能成为预测免疫治疗疗效的生物标志物。

免疫识别符合型/偏离型TLS可以预测免疫治疗疗效

该研究不仅为理解TLS异质性提供了新视角,更是揭示了靶向色氨酸代谢联合免疫治疗的新策略。目前正在进行的靶向IDO1/TDO2的临床试验(HTI-1090,编号NCT03208959),将为调节色氨酸代谢在TLS形成和肿瘤控制方面的临床效果提供重要依据。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