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Science:我国科学家领衔揭示过表达OsDREB1C基因可让水稻的产量增加至少41.3%

人口的快速增长、肉类消费的不断增加以及用于非食品和非饲料用途的作物的不断扩大,增加了全球粮食生产的压力。

2022-08-09

科研人员揭示维生素B2(核黄素)整合胞内能量和细胞周期调控玉米籽粒发育的分子机制

该研究图位克隆到一个调控玉米籽粒储藏物质积累和胚发育的重要基因ZmRIBA1,揭示维生素B2通过协同线粒体能量代谢和细胞周期调控玉米胚乳发育的分子机制,为玉米产量品质的遗传改良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2022-04-27

Genome Biology:玉米籽粒发育表观调控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Genome Biology在线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玉米团队题为“DNA demethylation affects imprinted gene expression in maize endosperm”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DNA去甲基化酶影响籽粒发育相关基因表达的生物学功能及相关机制,为玉米籽粒产量的遗传改良提供了重要理

2022-03-21

Genome Biology:玉米籽粒发育表观调控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Genome Biology在线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玉米团队题为“DNA demethylation affects imprinted gene expression in maize endosperm”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DNA去甲基化酶影响籽粒发育相关基因表达的生物学功能及相关机制,为玉米籽粒产量的遗传改良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玉米籽粒主要由胚

2022-03-13

Science:我国科学家领衔揭示关闭玉米和水稻中的KRN2/OsKRN2基因可提高作物产量

为了了解选择作用于直系同源基因(orthologous gene)的频率,来自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华中农业大学、湖北洪山实验室、扬州大学和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分子植物生理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了玉米中的籽粒产量(grain yield)数量性状基因位点KRN2和其水稻直系同源基因OsKRN2的功能和分子进化。

2022-03-29

Plant Physiology:发现协调线粒体稳定性维持和玉米籽粒发育的新基因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所作物代谢调控与营养强化团队发现一个玉米籽粒发育相关基因CNS1,编码P亚型的PPR(三十五肽重复)蛋白,研究解析了该基因的功能及其作用机制,明晰了其与玉米籽粒发育的关系。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植物生理学(Plant Physiology)》。玉米籽粒发育直接影响玉米产量,涉及复杂的遗传调控网络,包括线粒体基因的表达。线粒体

2022-03-13

研究揭示小麦籽粒发育新机制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生物信息学及应用创新团队研究发现在小麦中,生长素路径抑制因子TaIAA21通过与生长素响应因子互作来调控下游乙烯响应因子基因的表达,进而影响小麦粒型和粒重的分子机制。10月12号,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植物杂志(The Plant Journal)》上。据李爱丽研究员介绍,粒长、粒宽和粒

2021-10-30

黑土耕层厚度影响作物养分吸收和产量研究中获进展

   黑土耕层变薄,有机碳储量下降,以及作物生产力和土壤肥力降低,是侵蚀黑土农田的主要特征。由于土壤退化过程缓慢,评估土壤侵蚀与作物生产力的关系较为困难。目前,研究土壤侵蚀影响作物生产力的方法主要有剖面线法、小区比较法及人为加土和削土法等人工模拟方法。作物产量对土壤侵蚀的响应取决于作物类型、土壤性质、管理措施和气候特征。然而,土

2021-10-29

研究发现一条细胞分裂素信号通路调控水稻籽粒大小

经典的细胞分裂素信号转导依赖于组氨酸受体激酶HK、组氨酸磷酸转移酶HP,以及细胞分裂素响应因子RR中的组氨酸(H)和天冬氨酸(D)之间磷酸基团的转移,然而这一磷酸中继(phosphorelay)过程调控的分子机制仍有待探究。在水稻中,细胞分裂素可以显着调控穗粒数,但对粒重或籽粒大小的调控功能尚不清楚。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储成才研究组、研究员

2021-09-28

水稻籽粒大小和叶夹角的协同改良研究取得进展

 叶夹角是水稻株型的一个重要决定因子,较小的叶夹角有利于提高种植密度和光合效率,进而提高产量。但是,长期的遗传育种学研究显示,叶夹角的改良往往会产生一些负面效应,尤其会造成籽粒变小,千粒重降低。如何在降低叶夹角的同时保持或增大籽粒,是水稻高产育种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姚善国研究组从NaN3诱变的水稻突变体库中,鉴定到一

2021-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