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齐下治疗三阴性乳腺癌(TNBC)!BMS与UbiVac合作癌症疫苗DPV-001/抗OX40/抗PD-1三联疗法!

DPV-001以将“冷肿瘤”转化为“热肿瘤”,从而使肿瘤对检查点抑制剂更为敏感!

2020-06-10

 Med: 研究揭示人类与小鼠的淋巴功能相似

在一项国际性研究中,乌普萨拉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单细胞水平检测了小鼠与人类的淋巴管与淋巴结组织。该结果最终可能有助于科学家发现增强针对病毒和癌症的免疫系统的新方法。他们的工作已发表在《Frontiers of Cardiovascular Research》杂志上。

2020-05-06

国家卫健委:五种方式发现无症状感染者 中国进行了有效

 在15日的中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表示,中国针对无症状感染者进行了有效管控,目前累计报告无症状感染者总数6764例。他指出,无症状感染者由于其特殊的隐匿性、症状的主观性,发现相对比较难。目前中国主要采取五种方式来发现无症状感染者:一是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主动检测发现。二是在聚集性疫情

2020-04-16

Nature重磅:轶等发现穿山甲是SARS-CoV-2的中间宿主

2020年3月26日讯 /生物谷BIOON /——世界范围内正在爆发的SARS-CoV-2引起的肺炎COVID-19正在给全球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了解其来源对于开发治疗和防止以后的再次流行具有重要意义。尽管蝙蝠很可能是SARS-CoV-2的宿主,但是我们仍然不知道可能促进其转移到人类身上的中间宿主。3月26日,香港大学/汕头大学联合病毒研究所著名病毒学家管轶

2020-03-26

疫路有我,阔然开朗|脑胶质瘤、脑转移瘤领域知名专家秦智勇、盛芳、梁华、章龙珍、曹依群、樊友武、庄冬、陈宏教授公益在线答疑

为了在疫情期间更好地服务脑胶质瘤、脑转移瘤病友,阔然基因携手神外资讯、生物探索,邀请脑胶质瘤、脑转移瘤领域的顶级专家以在线答疑的形式,为患者或其家属提供公益咨询。

2020-03-13

轶等发现穿山甲可能为冠状病毒中间宿主

2020年2月22日讯 /生物谷BIOON /--在中国和其他地方正在爆发的病毒性肺炎与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有关,暂时称为2019-nCoV。这次暴发暂时与中国武汉的一个海鲜市场有关,在那里出售野生动物可能是人畜共患病感染的来源。尽管蝙蝠很可能是2019-nCoV的宿主宿主,但目前还不清楚有哪些中间宿主能够促进病毒向人类的转移。图片来源:https://cn.b

2020-02-22

轶团队从穿山甲中发现新冠相关冠状病毒

 新冠病毒的溯源研究得出最新成果。当地时间2月18日,预印本网站bioRxiv(未经同行评议)发表论文“中国南方马来穿山甲2019-nCoV相关冠状病毒的鉴定”,通讯作者为香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新发传染病国家重点实验室管轶教授、广西医科大学胡艳玲教授。管轶现为香港大学新发传染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以及流感研究中心主任。2003年“非典”时期,管轶团队

2020-02-21

赛默飞推出冠状病毒检测及预防控解决方案

赛默飞始终践行“健康中国”的承诺,在国家应急部门公布新病毒颗粒的全序列之后,迅速反应并整理了快速检测到安全预防和管控的相关设备、仪器,并整理出整套的解决方案,助力重大疫情的破译和防控,为病原体检测、病毒溯源、传播风险评估、防控策略制定等,提供安全可靠的实验室生物学依据。

2020-01-23

科学家解析了γ-蛋白环形复合物的结构

 近日,美国洛克菲勒大学等科研机构的科研人员在Cell上发表了题为“Asymmetric Molecular Architecture of the Human γ-Tubulin Ring Complex”的文章,解析了人类γ-管蛋白环复合物的不对称分子结构。γ-微管蛋白环形复合物(γ-tubulin ring complex,γ-TuRC)是中

2020-01-02

Science子刊:中南大学开发天然埃洛石纳米递送小干扰RNA用于膀胱癌治疗

2019年10月17日讯 /生物谷BIOON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 RNAi)技术可以特异性沉默靶基因的表达,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癌症治疗方法。近日来自中南大学湘雅三院泌尿科和中南大学前列腺疾病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天然埃洛石纳米管(natural halloysite nanotube, HNT)可以辅助递送一种针对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4 (receptor-inter

2019-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