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封面重磅:重新长出神经元
顶尖学术期刊《自然》杂志发表了最新一批研究论文,其中由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的付向东教授课题组带来的一项研究荣登《自然》封面。在这项研究里,科学家们使用一种简洁的方法,成功逆转了帕金森小鼠的病理症状!能登上《自然》的封面,也证明了这项研究的重磅性。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官方新闻稿向我们讲述了这个研究背后的有趣故事。十多年来,付向东教授的课题组都在研
《科学》子刊封面:多图带你看清,大脑如何清除病毒感染
在《科学》子刊《科学·免疫学》的6月刊封面上,报道了一项非常有趣的研究。科学家们利用显微镜技术,看清了大脑清除病毒感染的经过。他们还找到了一类在其中扮演关键作用的细胞。在论文中,科学家们指出,中枢神经系统里一旦出现病毒感染,就可能会出现非常严重的后果。毕竟我们的脑细胞难以自我更新,死掉一个就少一个。然而我们观察到的一些现象,却又非常令人费解。我们用以感受花香
《科学》封面:人类肿瘤里发现大量细菌
今日,顶尖学术期刊《科学》杂志发表了一篇关于癌症研究的最新论文。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Weizmann Institute of Science)领衔的一支科研团队发现,在人类的肿瘤里,存在许多细菌。更令人感到神奇的是,这些细菌看似具有肿瘤特异性——不同的肿瘤样本,细菌的种类也有区分。这项工作对于理解肿瘤的微生物组有着重要意义,它也登上了本期《
Nature封面论文!一种酶在10小时内降解200克的PET塑料,效率高达90%
2020年4月13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法国多家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对一种常见的酶进行改造,使得它可以高效地断开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的构成单元(即PET单体)连接在一起的化学键。相关研究结果于2020年4月8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An engi
Nature封面文章:尼古丁成瘾性或与2型糖尿病风险增加密切相关!
2019年10月19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西奈山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在大鼠机体中发现了一种特殊回路,或能将吸烟和2型糖尿病患病风险相联系起来。相比非吸烟者而言,糖尿病在吸烟人群中往往更加流行,但其背后的原因研究者尚不清楚。文章中,研究者发现,尼古丁的摄入或能通过一种大脑回路与胰腺的活性相关,摄入尼古丁会引发胰腺释放较少量的胰岛
《科学》子刊封面:阿尔茨海默病 原来是记忆“饿”了
每年9月,是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ADI)倡导的“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月”。根据ADI的报告,每隔3秒,全世界就会多一位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这种疾病将使患者逐渐失去过往几十年的记忆,“孤零零”地走向人生的终点。另一方面,这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还没有治愈的方法。多家药企花费十数年时间为AD开发的新药物,却几乎全军覆没。沉重的疾病负担促使科学家们不断寻找攻克AD的新途径。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
Science封面文章出新招
T细胞负责抵御病原体感染、肿瘤形成,同时也是肿瘤免疫疗法调动的主要细胞。但是,癌细胞很狡猾,有多种逃避免疫系统筛查、攻击的技巧。所以,即便是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抗肿瘤效应细胞,包括杀伤性T细胞)存在,肿瘤也依然会继续生长、扩散。这主要与TIL细胞会功能性衰竭或者对肿瘤无反应有关,在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会缺氧、缺乏营养物质、受肿瘤细胞抑制,这些情况都会导致抗肿瘤功效不佳。如何让免
清华李梢课题组封面报道炎癌转化网络协同效应,阐释中药协同干预机制
我国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总体呈逐年升高趋势,结直肠癌、胃癌、肝癌均是我国五大常见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位居肿瘤前列。从生物分子网络角度来认识炎癌转化和肿瘤发生的内在机理,有助于克服以往单靶标研究模式的局限,从一个系统的角度进行肿瘤的精准预防,促进肿瘤“治未病”。然而,达到这一目标的关键问题在于,如何构建炎癌转化的生物分子网络,进而以网络为靶标实施有效干预、导向药物发现?这一问题也是复杂疾病防治的共性
Science封面:免疫疗法登上肿瘤学主流舞台,Carl June综述畅谈CAR-T发展现状
顶级学术期刊《Science》以“The Cancer Immunotherapy Revolution”为主题,以封面及特刊的形式聚焦肿瘤免疫治疗。其中特刊文章包括CAR-T细胞治疗先驱Carl June教授的一篇综述。过继性T细胞转移(adoptive T-cell transfer,ACT)作为输血医学的一个新领域,涉及淋巴细胞的回输以介导抗肿瘤、抗病毒或抗炎作用。目前,该领域已
我国抗癌新药研究登上国际期刊封面引关注
近日,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教授石远凯牵头开展的国产PD-1单抗治疗复发或难治性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的研究,登上国际权威期刊《柳叶刀·血液病学》2019年第一期封面。霍奇金淋巴瘤是一种较为罕见的B细胞恶性淋巴瘤,多发生于20至40岁的年轻人,其中绝大部分为经典型。尽管其早期治疗效果较好、治愈率较高,但一线治疗后仍有约20%发展为复发或难治性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针对这类患者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