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清华大学生命学院欧光朔和李雪明课题组合作发现新型生物结构“纳米毛”

肠道上皮细胞微绒毛是基于微丝束组装形成的细胞膜表面突起,在物质吸收、分泌和抵御外源病原菌侵染等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2022-06-15

Nature:小型临床试验表明两种广泛中和抗体组合使用可长时间抑制HIV

在感染早期就开始接受抗逆转录病毒疗法(ART)的HIV感染者在接受了两种广泛中和抗HIV抗体(bNAb)注射之后,在没有接受ART治疗的情况下实现了长时间的HIV抑制。

2022-06-08

新研究发现大多数同义突变是非常有害的

在20世纪60年代初,密歇根大学校友Marshall Nirenberg和其他一些科学家破译了生命的遗传密码,确定了DNA分子中的信息转化为蛋白的规则。

2022-06-14

免疫组合Opdivo+Yervoy+有限化疗方案:3年生存率27%!

最少随访3年,与4个周期化疗相比,Opdivo+Yervoy+2个周期化疗方案显示出持久的生存益处,总生存期(OS)持续改善,无论肿瘤PD-L1表达水平或组织学如何。

2022-06-14

Nature:新研究揭示DNA突变对终生血细胞产生的影响

随年龄变化的克隆行为反映了不同类型血癌出现的频率,并揭示了与快速克隆生长相关的突变更有可能导致恶性肿瘤

2022-06-08

科研人员提出USP7降解剂作为p53突变型癌症的潜在治疗策略

P53是一种肿瘤抑制蛋白,属于最早发现的肿瘤抑制基因之一,但在超过一半的人类癌症中均出现p53的突变。突变型p53丧失了自身的抑癌功能,并影响野生型p53蛋白、抑制其功能,进一步促进肿瘤的生成。

2022-06-17

新晋诺奖得主最新研究:这种黑人常见的基因突变能让人跑得更快、跳得更高

IEZO 家族在包括人类在内的哺乳动物自身触觉、痛觉、本体觉等多种机械力感知信号传导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蛋白质家族有两个成员,一个是 PIEZO2;另一个就是我们刚才提到的 PIEZO1 。

2022-06-13

Blood:王侃侃团队揭示非编码区突变促进白血病发生的新机制

近年来基因组测序技术的迅猛发展,大量位于蛋白编码区的驱动突变和染色体易位得以鉴定,为白血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

2022-06-09

美国FDA授予辉瑞DGAT2i/ACCi组合疗法ervogastat/clesacostat快速通道资格(FTD)!

在2期临床中,与安慰剂相比,ervogastat/clesacostat组合疗法将肝脏脂肪水平降低了44.6%。

2022-05-30

首个靶向IDH1突变的精准治疗药物研究数据再登ASCO,显示全方位治疗获益,它到底有多牛?

更加高效、精准、安全的治疗新药,是抗癌路上每个参与者都希望看到的。相信未来随着分子诊断不断普及、临床研究逐步推进,艾伏尼布还会惠及更多IDH1突变的癌症患者,让治疗获益更加全面和深远。

2022-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