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某些植物通过复制染色体获得优势
在没有细胞分裂的情况下进行核内复制或染色体复制对于分子生物学家来说并不新鲜。不过来自伊利诺斯大学的Ken Paige和Daniel Scholes正在寻找这一过程与植物生长、繁殖之间的联系。 研究人员以拟南芥为对象,观察到它们的某些细胞类型中染色体的重复加倍,从10条染色体一直到320条。 Scholes认为,DNA容量的增加可使蛋白质水平提高,这在生长和繁殖中是需要的。
Cell:首次发现染色体破碎或可导致罕见免疫疾病患者自愈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Cell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表示,一种名为染色体破碎(chromothripsis,音译)的现象或会使得先天性骨髓粒细胞缺乏症(WHIM综合症)患者发生自愈。
Oncogene:染色体不稳定有助癌细胞抵抗化疗药物
2014年12月3日讯 /生物谷BIOON/ --阿德莱德大学研究发现癌细胞可能特别容易发生代谢应激,这就有助开发新的靶向治疗,同时不会伤害正常细胞。研究人员发现染色体不稳定性(这是快速分裂癌细胞的标志)使癌细胞发生应
Nat Commun:三分之一食管腺癌由“染色体灾难”引发
2014年11月4日讯 /生物谷BIOON/ --昆士兰州研究人员发现,突然的“染色体灾难”,可能引发三分之一的食管肿瘤,上升最快的癌症在澳大利亚。 医生Nic Waddell,谁领导了这项研究与肖恩Grimmond在昆士兰州的分子生物科
Cancer Cell:癌症外染色体微小分子新功能
2014年10月28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研究发现,通过癌细胞释放的外染色体、微小的病毒型颗粒可以表达导致肿瘤生长的微RNA分子。通过Dicer蛋白质的帮助他们进行了该研究,研究人员表明,Dicer也可以作为一种生物
The EMBO J:揭示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和唐氏综合症共用相同的信号路径
树突棘对于智力的发育至关重要 (Credit: Image courtesy of EMBO - excellence in life sciences) 近日,研究者刊登在国际著名杂志The EMBO Journal上的一篇研究报告指出,由于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引发的智力障碍和唐氏综合症有一样的分子路径,这两种疾病有很多相似性。
GENE DEV:钝性末端端粒亦可保护染色体末端
7月18日,GENE DEV杂志在线报道,在被子植物中科学家发现不同于以往认识的钝性末端端粒保护结构。 单链端粒DNA突出结构,被认为是进化上保守的基本结构元件,发挥保护染色体末端的重要功能。以前人们认为,此DNA突出结构在端粒部位的形成,由前导链机制复制导致。此过程涉及一种机制尚不清楚的DNA复制后钝性末端处理。
:新发现挑战经典染色体组装模型
染色体(左)是紧密浓缩的和不规则折叠的核小体纤维组成的。 根据一项最新的研究,在细胞分裂期间,人基因组中的DNA被组装成不规则折叠的纤维。 DNA缠绕在组蛋白周围形成核小体纤维,接着被称作集缩素蛋白(condensin)的大型蛋白复合体将核小体纤维紧密压缩成染色体。之前的很多研究提示着核小体被组装成规则性的直径为30纳米的纤维结构,从而使得人们提出经典的染色体组装模型。
Science:科学家揭示果蝇性染色体的进化追踪过程
果蝇常被用来进行遗传研究,因为其寿命比较短,而且在实验室可以很容易繁殖,其突变体可以被广泛使用。目前果蝇有1500中已知的种。近日一项刊登在Science上的研究追踪了果蝇一对性染色体的进化历程,这对染色体大约在100万年之前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