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ure:转座子源于性染色体演化

来自同一团队的两项新研究展示了转座子如何能够促动性染色体的演化,以及这一效应如何影响剂量补偿。

2014-04-11

Nat Genet:破译首个比目鱼基因组 揭秘性染色体起源及底栖适应机制

近日,迄今为止世界上首个比目鱼基因组——半滑舌鳎全基因组精细图谱在青岛宣布完成。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陈松林表示,这是世界上首个测序完成的比目鱼基因组图谱,标志着鲆鲽鱼类养殖研究进入基因组时代。

2014-02-27

Nat Struct & Mol Biol:调节组蛋白或可避免机体细胞染色体出现异常

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揭示,表观遗传学的微妙变化或许对于染色体的正确分离至关重要。

2014-02-18

染色体基因Six1/Six4调节了雄性性别决定以及小鼠性腺的发育

Y染色体基因Sry的表达决定了胚胎中早期性腺向睾丸发育,从而进一步决定了个体的性别及其生殖细胞的类型。但是对Sry基因的表达调控,我们还知之甚少。来自日本的研究人员发现Six基因家族中的Six1和Six4在性别决定以及性腺发育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敲除Six1和Six4的XY型小鼠胚胎会从雄性向雌性转变,并且Sry基因不能激活,在单独敲除Six1或Six4的小鼠中则不会出现这种表型。

2013-08-30

Nature:研究者揭示染色体组装新机制

染色体是相对大的分子,展开后的长度可以达到人的手臂那么长,尽管如此,实际上,染色体还是被限制在细胞核的狭小空间中,而且尺寸在微米级别。 染色体,遗传学的分子基础,自从1882年被研究者Walther Flemming发现后,保持了长达130年的神秘性。

2012-11-18

Nature & Cell:研究揭示染色体碎裂与两种儿童肿瘤相关

2011年,来自英国桑格学院的科学家们在Cell杂志上发表了一项惊人的研究发现,揭示了癌症形成的一种新机制。突破了传统理论认为癌症是人体经历成千上万次的细胞突变,慢慢演化的结果。研究人员提出当一次细胞危机引起几十个或数百个基因重排时就有可能导致癌症突发,研究人员将这一过程的标志事件称之为染色体碎裂(chromothripsis)。 在过去的一年里,全世界的科学家们都在更深入地探究这一现象。

2012-11-18

Neuron:新药可逆转实验鼠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症状

4月12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国际杂志《神经元》Neuron上报告说,他们研制出一种新药,可成功逆转患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实验鼠的部分症状。这一研究为此类遗传病患者带来治疗希望。 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是由于人体内X染色体形成过程中突变所导致的常见遗传病,也是孤独症和智力迟钝最普遍的遗传病因。临床主要表现为中、重度智力低下,例如学习能力缺失、认知障碍等,此外还伴有特异的身体和行为特征。

2012-11-18

Cell:帮助精卵子发育出23条染色体的关键工具

4月13日,国际著名杂志《细胞》Cell上刊登了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Delineation of Joint Molecule Resolution Pathways in Meiosis Identifies a Crossover-Specific Resolvase,”,在文章中,科研人员发现了帮助精子和卵子各自准确地发育出23条染色体的一个关键工具。

2012-04-18

Cell:人胚胎干细胞分化中特异性的染色体变化

2012年9月14日 讯 /生物谷BIOON/ --9月13日,国际著名杂志Cell在线发表了华盛顿大学干细胞和再生医学研究所Charles E. Murry和医学系Stamatoyannopoulos等的一篇题为A Temporal Chromatin Signature in 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s Identifies Regulators of Cardiac

2012-11-18

Nature:染色体的真实形态发现,并不是X形状

日前,来自英国剑桥巴布拉汉研究所(Babraham Institute)等机构的研究人员构建出了漂亮的染色体 3D 模型,这些模型更准确地显示出了染色体的复杂形状以及 DNA 在其中折叠的方式。原来我们所熟知的染色体的X形态并不是其真正的模样。相关文章发表在2013年9月25日的《Nature》上。

2013-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