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综述:全球癌症免疫疗法有哪几大趋势
自ipilimumab于2011年获批以来,癌症免疫疗法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改写了人类对于癌症的治疗格局。本月初,两名癌症免疫疗法的先驱也获得了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风光无限的当下,全球癌症免疫疗法展现出了怎样的发展趋势?近日,纽约癌症研究所(Cancer Research Institute)的唐钧博士等学者在《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
干细胞领域近十年相关研究趋势汇总
2018年8月14日 讯 /生物谷BIOON/ --多能性干细胞能够分化形成机体的任意一种细胞类型,这一特性使其对于再生医学以及药物发现具有深远的意义。在过去十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干细胞在各细分医疗领域,例如疾病模型的建立以及药物开发等方面的应用都有了长足的进展,诱导性多能干细胞作为胚胎干细胞的备选方案潜力十分巨大。胚胎干细胞制备技术的发展早在上个世纪末,科学家们已经成功地分离得到了人源胚胎干
干细胞领域近十年临床试验发展趋势汇总
2018年8月14日 讯 /生物谷BIOON/ --由于其具有理论上分化为机体各种类型细胞的能力,多能性干细胞具有治疗多种类型的疾病的潜在价值。在过去的几年间多能性干细胞领域开始了诸多的临床试验,其中包括脊椎损伤,黄斑部退化,糖尿病以及心脏病等疾病的修复治疗。多能性干细胞临床试验发展现状在2009年,FDA批准了Geron制药公司关于利用人源胚胎干细胞分化形成的少突细胞前体(GRNOPC1)治疗脊
科研人员研发出小麦穗发芽防控新技术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技术生物与农业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吴丽芳课题组在小麦穗发芽防控技术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人员利用经过修饰的天然纳米材料为主要原料制备出一种抗小麦穗发芽防护剂,可替代化学农药防控穗发芽。这一成果对提高小麦品质和减少化学农药的环境释放具有重要意义。小麦穗发芽作为世界性的农业问题,不仅影响产量,而且严重降低小麦的加工品质和种用价值,从而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培育穗发芽抗性品
数字医疗产品消费8大趋势:1/4受访者将放弃可穿戴设备
数字健康管理工具层出不穷,可到底有多少消费者买单?对试图通过技术服务改变大众健康和医疗体验的企业家和商业领袖来说,更需要深刻理解消费者的偏好。近日,风险投资基金Rock Health发布了第3次数字医疗产品消费模式数据(2017年),收集了约4000人的消费偏好,其中揭示的8大趋势或许可为业界提供参考。在讨论数据之前,需要首先明确,创新者要想顺利地进军数字化医疗市场,须纳入至少一项消费者选择数字化
紧追科研热点!烈冰NovelBrain®云计算生物信息与实战培训班课程再次升级!
有面临过数据分析的困境么,到手一组高通量测序原始数据,却无从下手?有曾想过自己分析一组最前沿环状RNA测序数据,并解读结果么?有渴望过一款能够让一个对于生物信息学完全没有了解的人,立刻上手分析数据的分析工具么?有想过将公司分析的数据重新按照自己的思路分析,却缺乏趁手的工具,也没有学习的时间和精力么?有希望过将自己在文章中看到的新工具运用到所有的数据分析中么?可曾希望自己有学过生物信息学么?现在,您
Aging:新型化合物能够扭转细胞衰老趋势!
2018年8月9日 讯 /生物谷BIOON/ --最近来自Exeter大学的研究者们做出的一项研究成果发现,通过药物处理能够扭转人类细胞衰老的趋势。在在这一研究中,作者利用靶向线粒体的药物刺激实验室环境中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结果显示,药物处理能够使下拨衰老的程度降低50%。此外,作者们还发现两种细胞内分裂因子对于内皮细胞的衰老进程具有重要的影响。这项研究为未来针对衰老细胞的治疗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众
EGFR抑制剂TKI的研究趋势
我国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约占肺癌病例总数的85%,其中约30%-40%会发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EGFR-TKI是EGFR突变NSCLC患者一线治疗的标准治疗。因此,EGFR抑制剂的研发,是肺癌治疗的一个最大研究热点。EGFR信号通路图常用的第一代和第二代EGFR靶向药物有吉非替尼(易瑞沙),厄洛替尼(特罗凯),埃克替尼(凯美钠)、阿法替尼(吉泰瑞)。但是,大部分患者使用这
生物谷“视点”:中国力量之临床医学科研能力探究
我国《“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把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列为首要发展目标。其中,要求国际科技论文被引次数达到世界第二。现在,这一目标已提前实现。据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最新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显示过去10年,我国国际科技论文平均每篇被引用9.40次,虽然与世界水平还有一定差距,但比上年度统计时的8.55次提高9.9%。其中临床医学类文章与美国等国家在科研影响力上仍有差距,但是近年来无论
研究发现基因逃离着丝粒区域的进化趋势
着丝粒及其周边是植物基因组中进化最快、结构最复杂的区域。着丝粒与近着丝粒区域不仅经历着快速的序列变化与结构重塑,而且具有转录活性的基因,也是新基因起源的热点区。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陈明生研究组,在完成短花药野生稻全基因组测序的基础上,利用BAC测序和物理图谱等信息,完善了短花药野生稻十二条染色体着丝粒和近着丝粒区域的序列。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稻属及其禾本科植物着丝粒区域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