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PerkinElmer 高调亮相 AACR 2016 年会 展出最新癌症科研技术

PerkinElmer作为一家专注于提高人类健康及其生存环境安全的全球领先公司,宣布将在 2016 美国癌症研究学会 (AACR) 年会上展出用于精准肿瘤药物开发研究的多种创新型解决方案。

2016-04-13

科研,你是那最合适的“三分之一”吗?

做研究既不神秘,也谈不上神圣;日常的研究工作是与未知共舞,和失败相伴的漫长旅途,可谓步步荆棘,却也有认识真理刹那的纯粹快乐。做研究需要衡量自己是否适合这样的生活方式,不妨首先通过实践观察自己是否能够做到长期专注。

2016-04-11

安诺优达引进HiSeq X Ten系统 着力精准医疗与科研测序全球化布局

2016年4月11日,安诺优达基因科技和美国Illumina公司达成合作协议,购入Illumina HiSeq X Ten 测序系统。此次采购旨在借助HiSeq X Ten超高的测序通量及超低的测序成本,快速推进中国精准医学的创新研究和成果转化。2

2016-04-12

复旦动物实验室正副主任因侵吞科研经费双双落马

本是象牙塔里教书育人的公职人员,复旦大学医学院动物实验室原正副主任敖红、黄爱民却利用职务便利,中饱私囊。一审法院认定两人共同贪污147万元,分别判处十年、十二年有期徒刑。2014年10月,在中央巡视组的专项巡

2016-04-06

郗小星被调查事件回顾:大国利益浇灭国际科研合作火种

15年5月21日破晓时分,美国华裔物理学家郗小星醒来时发现他的家(宾州费城)被一群武装调查人员包围了。当他赶忙打开门探问发生了什么事时。这些调查员掏出手枪,宣布郗小星因受控将被逮捕。当时,他的妻子与刚上中学的女儿看到郗小星衣衫不整地被手铐铐上带走时的一幕感到十分地害怕。

2016-03-23

对抗科研界性别歧视,女学生选择编写“维基百科”词条

Emily Temple-Wood不仅是一名研究生,一位有追求的的生物学家,而且是“维基百科”词条的积极编写者。她与其他人共同成立了“维基-女科学家项目”,该项目的主旨是在维基百科上尽可能对所有女性科学家详细地进行描述。

2016-03-23

一帮“大胆”科学家决定公开未发表科研数据

351年前,世界上第一份科学杂志问世,自此以来,所有科学发现的信息传递过程大都一致:将结果汇总书写下来,经过同行评议然后发表。虽然这种方式能够保值文章的质量,但是速度太慢,许多生物类的科学研究需要等待一年的时间才能得以发表。

2016-03-17

JAD:呼吁科研工作者关注微生物可能是引发老年痴呆的原因

在JAD杂志中发表一篇文章中,超过30名研究人员和临床医生认为,越来越多的研究给我们暗示微生物可能是引发阿兹海默症(AD)的主要病因。尽管,很多证据开始显示出针对微生物的治疗会减缓和阻止AD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恶化。而关于这一方面的研究却被现在关于AD的"主流研究"所掩盖。现在,是时候让我们开始重新评估微生物感染可能是一些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主要病因,或至少为原因之一。

2016-03-16

我们谈一谈,科研界与生活中会产生歧义的9个词汇

在使用英语的过程中,我们尽可能让自己保持精确,负责任。但不管我们如何小心,有时候还是会"马失前蹄"。在科学领域,我们更容易犯这种错误。这是因为对于科学家与大众来说,同一个词可能是完全不同的意思。下面我们就举几个例子,看看你们是不是也曾经弄混过。

2016-03-09

人大代表细数科研人员遭遇的“荒唐事儿”

新华社北京3月4日电(记者王菲菲、王井怀)厚度为0.005毫米的地膜比0.01毫米成本更低、强度更大,却因达不到0.01毫米标准而无法上市;科研项目验收时需将经费花完,但验收的钱从哪儿来……“创新是五大发展理念之

2016-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