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器官实际是年轻细胞和老龄化细胞的混合体!

2019年6月11日 讯 /生物谷BIOON/ --科学家们曾经认为神经元细胞,可能是心脏细胞是机体中最古老的细胞,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 Metabolism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索尔克研究所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小鼠的大脑、肝脏和胰腺中含有超长寿命的细胞和蛋白质,有些甚至和神经元一样长寿,研究者将这种现象称之为“年龄镶嵌现象”(age mosaicism),文章中,研究者所使用的方法

2019-06-11

男性与女性在患病风险存在很大差异!

近年来,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男性和女性在机体健康方面或许存在着很多差异,比如相比男性而言,女性更容易患某些疾病等,本文中,小编整理了相关研究成果,分享给大家!【1】mSystems:新发现!女性机体的肠道微生物组或许比男性更早熟一些!doi:10.1128/mSystems.00261-19人类肠道微生物组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微生物生态系统,其在人类机体健康中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比如诸如细菌、病毒

2019-05-31

"打印万物",普正式发布BioMaker生物3D打印机!

北京时间5月31日,由清华大学生物制造中心,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生物制造工程分会和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生物材料先进制造分会联合主办,上普(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2019生物3D打印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国内外近300名生物材料、先进制造、生命科学、再生医学、医疗器械、药物研发等领域的专家学者,青年学生,企业家共聚清华大学,共同探讨了生物3D打印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未来发展趋势和产业化落地方向。会议过程

2019-05-31

ASCO的中国声音:各家细胞疗法公司最新临床进展一览

  当地时间5月31日至6月4日,第55届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 ASCO)年会将在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市举办。ASCO作为全球领先的、最具影响力的肿瘤学专业学术组织以及在临床肿瘤学领域久负盛名、规模最大的学术会议,始终致力于癌症的预防、治疗,汇聚全球临床肿瘤学研究的精英,向行业人士展示当前国际最前沿的临床

2019-05-27

世界最早的真菌,寿命长达十亿年

2019年5月23日 讯 /生物谷BIOON/ --最新一项研究显示,科学家们发现了可追溯到10亿年前的化石真菌,这一发现可能会重塑我们对陆地生命如何演变的认识。几十年来,人们认为最早的已知真菌如蘑菇,霉菌和酵母等,大约在五亿年前在地球上出现。但是最近在加拿大出土并使用最新的测年技术进行分析的化石标本似乎推翻了真菌到达陆地最早的生命。来自比利时列日大学的博士生Corentin Loron及其同事检

2019-05-23

Cell:2019年生物物理周呈现的11大惊艳美图!

2019年的生物物理周为大家呈现了哪些精美照片呢?请跟随小编的脚步……1、混乱与秩序,冰与火(Chaos and Order, Ice and Fire)作者:马克斯-普朗克胶体与界面研究所 Ziliang Zhao如图所示,科学家们通过共聚焦显微镜(假色)观察到了微粒体装置内的脂泡结构和挤压膜纳米管,小宇宙中炽热的混沌(微粒体芯片)被下面平行空间中的冰晶管所反像。2、通过相关网络所揭示的CRIS

2019-05-24

中国科学家在CNS发表的重要研究成果解读!(2019年1-5月)

本文中,小编整理了2019年1月至5月中国科学家在CNS三大杂志上发表的重要研究成果,分享给大家!【1】Cell:我国科学家揭示人FcRn是B族肠道病毒的细胞脱衣壳受体doi:10.1016/j.cell.2019.04.035B族肠道病毒(Enterovirus B, EV-B)包括埃可病毒(Echovirus)、柯萨奇病毒B、柯萨奇病毒A9,以及多个新发现的B族肠道病毒血清型。它们是小RNA病

2019-05-23

eLife:科学家在丙肝病毒感染动物模型研究获重大进展!

2019年5月15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eLif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普林斯顿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表示,小鼠和人类机体中肝细胞蛋白的微小差异或会对丙肝病毒的复制产生明显效应,这或有望帮助开发丙肝病毒感染的小鼠模型。图片来源:Jenna Gaska, Princeton University如今在全球有超过7000万人遭受丙肝病毒慢性感染,这往往使得感染者面临肝

2019-05-15

福建农林大学等破译四倍体栽培种花生全基因组

 5月1日,福建农林大学教授庄伟建,联合印度国际半干旱热带作物研究所、华北理工大学等23个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栽培种花生基因组揭示了豆科植物的核型、多倍体进化和作物驯化在《自然·遗传学》在线发表。该项研究在全世界范围内首次破译了四倍体栽培种花生的全基因组,标志着我国在栽培种花生基因组、花生染色体起源、花生及豆科主要类群核型演化、花生基因组结构变异、花生物种起源与分子育种研究方面处于国际领

2019-05-06

Science:从结构揭示当细胞遭受应激时eIF2阻止蛋白表达机制

2019年5月14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日本理化研究所生物系统动力学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预防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工具。他们展示了一种观察当细胞遭受应激时通过eIF2B调控eIF2激活的分子机制的方法。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9年5月3日的Scienc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Structural basis for eIF2B inhibition in integr

2019-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