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oS ONE:后生动物酪氨酸酶家族进化新见解
酪氨酸酶(tyr)是一种75kD含铜酶,来源于胚胎神经峭细胞,是黑素代谢和儿茶酚胺的关键酶,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及真菌。 黑色素是一种生物色素,是酪胺酸经过一连串化学反应所形成,动物、植物与原生生物都有这种色素。黑色素通常是以聚合的方式存在。 近日,来自意大利的研究人员对后生动物的酪氨酸酶家族开展了一项深入的进化方面的分析。基于基因组测序,他们发现在所研究的生物中酪氨酸酶表现出差异性特征。
PNAS:线虫精氨酸对称双甲基化酶的晶体结构
12月5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 在线发表了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许瑞明、龚为民、刘迎芳研究组以及遗传发育所鲍时来课题组合作的最新研究成果Structural Insights into Protein Arginine Symmetric Dimethylation by PRMT5。 组蛋白甲基化是表观遗传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主要包括赖氨酸和精氨酸的甲基化修饰。
Nat Neurosci:揭示神经回路的动力学机制或可助力研究阿尔兹海默氏症的靶向疗法
近日,一项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 Neuroscience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麦基尔大学等处的科学家通过研究揭示了控制大脑记忆的神经回路及动态学机制,该机制同时也是海马体发挥重要作用的基本元件。
Cell Stem Cell :发现DNA酶促氧化修饰调控小鼠成体神经元的产生和短期记忆
哺乳动物基因组DNA中5-甲基胞嘧啶(5mC)的动态平衡调节胚胎和成年哺乳动物的神经发生。这种表观遗传修饰不仅控制神经前体细胞的增殖和存活,还会影响新生神经元的轴突生长。近期研究发现5mC在体内可以被TET家族蛋白氧化成5-羟甲基化胞嘧啶(5hmC)等形式,而这些氧化修饰在早期胚胎和哺乳动物脑内有较高水平的分布。
Nat Neurosci:多发性硬化症疗法或可用于修复大脑的损伤神经
2013年7月23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Neuroscience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爱丁堡大学和剑桥大学的研究者通过研究表明,多发性硬化症疗法或可用于修复大脑损伤,这项研究揭示了大脑神经纤维附近的细胞如何进行再生形成鞘,这种鞘由髓磷脂组成,髓磷脂对于神经信号的快速传递至关重要,同样对于视觉、知觉以及运动也很关键...
Cell:新型蛋白酶可有效拆散DNA-蛋白质间的交联 助力癌症靶向疗法的开发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马克斯普朗克生物研究所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了一种特殊的蛋白酶,其可以有效切掉DNA-蛋白质交联结构上的蛋白质组分,从而使得有机体可以在DNA-蛋白交联的状态下进行遗传信息的复制,这对于理解机体基因组的完整性以及癌症的发展非常重要。
Cell:新营养疗法有望能够治疗小儿神经退行性疾病
2013年8月4日 讯 /生物谷BIOON/ --加利福尼亚大学科学家鉴定出一个基因突变能够引起小脑发育不全疾病。小脑发育不全时一种严重影响儿童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该并暂时没有好的治疗方法。基于本研究,科学家希望能够采取营养补充的方式能够治疗该病。 该研究由UCSD 神经科学系Joseph G. Gleeson教授领导的科学家完成的,该研究发表在8月1日Cell杂志上。
中科院揭示亮氨酸在中枢神经调节中作用
近日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营养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揭示了亮氨酸缺乏时中枢神经系统调节外周脂质代谢的机制,相关研究论文在线发表在国际内分泌领域著名期刊《分子内分泌学》(Molecular Endocrinology)上。
Cell:抑制线粒体可增强抗端粒酶疗法的疗效
2月17日,Cell杂志发表了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和达纳法伯癌症研究所(Dana-Farber Cancer Institute)等处科学家的研究成果。研究发现,抗端粒酶疗法能够诱发肿瘤细胞的端粒通过同源重组维持其长度,线粒体也会产生适应机制。 端粒酶是癌组织中特异表达的关键酶,与肿瘤细胞无限增殖关系密切。
EMBO reports:袁增强等揭示FOXO3的赖氨酸甲基化及在神经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EMBO reports在线刊登了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袁增强研究组等的最新研究成果“Lysine methylation of FOXO3 regulates oxidative stress-induced neuronal cell death”,文章中,研究者报道了转录因子FOXO3的一种新的翻译后修饰—赖氨酸甲基化及其在在神经细胞凋亡过程中所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