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ure:靶向突变蛋白或帮助开发治疗神经变性疾病的新疗法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索尔克研究所和斯克利普斯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揭示了突变的分子损伤腓骨肌萎缩症患者(CMT)神经系统的分子机制,CMT是一种影响个体移动能力及四肢感觉的机体障碍。

2015-10-24

微生物研究有助神经变性疾病疗法开发

数万亿的微生物栖息在人类的机体中,这些微生物群体被称之为微生物组,据估计这些微生物群体重2-6磅,其总体重是平均大脑体重的2倍,大部分的微生物生活在机体肠道中,其可以帮助机体消化食物,合成维生素以及抵御感染;但截止到现在研究者对微生物组的研究显示,微生物群体对机体的影响远远超过了肠道,其还会对人类大脑产生影响。

2015-01-12

PNAS:新型蝙蝠流感病毒神经氨酸结构和功能机制研究

今年2月,一份发表于PNAS上的研究报告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研究人员从危地马拉3只果蝠体内检测出一种新型甲型流感病毒,从分类上看,该流感病毒完全不同于以往存在的流感病毒,属于一个新的亚型,研究人员把它定为H17N10亚型。大家关心的问题是这种新型流感病毒会不会感染人,会不会在人群中传播并引发流感的暴发?种种疑虑和不安一时间笼罩在公众心头。

2012-11-18

利用免疫疗法治疗神经胶质瘤

2012年9月29日 讯 /生物谷BIOON/ --在治疗致命性脑瘤中,来自美国巴罗神经学研究所和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取得一项突破,他们发现免疫系统对不同类型的脑组织作出不同的反应,这有助于人们认识为什么癌性脑瘤如此难以治疗。相关研究结果于近期刊登在Cancer Management and Research期刊上。

2012-09-28

Circulation:精氨酸抑制剂治疗糖尿病患者并发症

2012年11月27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在一项新的发表在Circulation杂志上的研究中,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和瑞典卡罗林斯卡大学医院科学家们研究揭示了精氨酸酶可能在II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发展中起到重要组成作用。 据研究人员介绍,精氨酸酶可以防止氮氧化物对血管的保护作用,在糖尿病患者中,抑制这种酶的治疗方法能减少心绞痛的风险。

2012-11-29

J Physiol:开发出治疗胃肠道疾病的神经递质靶向疗法

2012年12月5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The Journal of Physiology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宾旦法尼亚州立小学医学院的研究者揭示了,选择性地靶向神经递质可以控制胰腺功能,最终或可成为胃肠道疾病的新型疗法, 如糖尿病、消化不良以及胃食管反流等疾病。 胰腺存在两个功能部分,一个是释放消化酶类,一个是释放激素类,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2012-12-06

PLoS One:谷氨酰胺转移2的识别或为开发新型抑郁症疗法提供帮助

2012年8月20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PLoS One上的研究报告指出,将两种分子(一种分子在抑郁症中水平降低,一种分子在使用抗抑郁症药物后水平升高)结合起来,或可以产生出治疗抑郁症的新药。血清素(Serotonin)是一种神经递质,其可以使大脑细胞之间互相交流以及产生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BDNF是一种大脑营养因子可以补充神经细胞之间的连接性。

2012-11-18

PNAS:新型疗法或可抵御致命性化学制剂对机体的损伤

体外多聚甲硅烷基化模型。 (Credit: Image courtesy of University of Sheffield) 2013年1月14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著名杂志PNAS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谢菲尔德大学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开发出了一种酶学疗法,这种新型疗法可以中和致命性化学物对人类机体的毒性效应。

2013-01-14

Nat Struct & Mol Biol:揭秘关键蛋白的功能或可开发癌症及神经变性疾病的潜在疗法

2013年6月1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著名杂志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弗吉尼亚联邦大学的研究者通过研究一种名为Hsp70的主要负责蛋白质平衡的关键分子,揭示了其如何结合到另外一种负责细胞内能量转移的分子上面,从而增强其自身的活性和效率,研究者在文中首次揭示了其作用的分子机制。

2013-06-01

Nature:早老素家族天冬氨酸膜整合蛋白的结构

近期施一公教授研究组题为“早老素家族天冬氨酸膜整合蛋白酶的结构”的文章,引起了不少关注,1月3日Nature杂志以“Structural biology: Membrane enzyme cuts a fine figure”为题,详细介绍了这项成果及其意义。 文章指出,这项研究成果令人吃惊,因为细胞膜的内部是一种疏水性环境,而这项研究发现一些蛋白酶能利用水分子在膜内消化其它蛋白。

2013-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