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oS One:中国汉族女性乳腺癌促炎症因子多态性关联分析
目前,乳腺癌病因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免疫及炎症方面。已知促炎症因子IL-17A和IL-17F能够介导炎症和癌症的发生。为了评估在乳腺癌风险中IL-17A和IL-17F基因多态性的作用,来自中国哈尔滨医科大学肿瘤预防及治疗中心的庞达教授及其课题组在中国汉族女性中开展了一个乳腺癌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发现,IL-17A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乳腺癌发生风险有关。
Learn & Mem:利用光遗传学技术来研究机体大脑的神经元及行为复杂性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Learning & Memory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冲绳科技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在大鼠体内鉴别出了其负责行为决策的神经元,利用一种特殊的控制神经细胞活性的光学技术,研究人员通过对大鼠大脑的部分区域进行失活作用,揭示了其可以促进大鼠的行为变得更加复杂。
Diabetes Care:新诊断T2DM患者炎症与抑郁症状的相关性
根据Diabetes Care杂志上刊登的一则新研究证实:对于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炎症标志物与抑郁症状相关。 来自伦敦国王学院Jean-Pierre S. Laake和同事检查成人抑郁症状和新诊断2型糖尿病、炎症标志物浓度之间的相关性。
Biomaterials:科学家成功构建功能性神经-肌肉结构
2013年9月26日讯 /生物谷BIOON/--工业机器人能够做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但是机器人的控制系统也是非常的复杂,非常依赖于负反馈的电力系统。基于人工肌肉技术的发展,机器人设计建造有望变得更简单。为了建造整体性的仿生系统,科学家试图建造基于真正神经和肌肉的仪器。 目前常用的方法都是在平的介质上,只能建造2D组织系统。东京科学家近日将神经干细胞种植到骨骼肌上,建立了可自由支配的肌肉系统。
多环芳烃和部分有机氯农药与神经管畸形发病风险存在相关性
7月25 日消息 - 北京大学生育健康研究所所长、卫生部生育健康重点实验室主任任爱国教授领导的出生缺陷研究团队与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与健康研究中心朱彤教授领导的环境与健康研究团队合作,对多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暴露与胎儿神经管畸形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首次发现,胎盘中多环芳烃和部分有机氯农药水平升高与神经管畸形的发病风险存在相关性。
初步研究结果显示,electroCore的非创迷走神经刺激器有望成为丛集性头痛的一种新型的、有效的、耐受良好的治疗
纽约--(美国商业资讯)--在柏林召开的INS(国际神经调控学会)第11届世界大会上呈报的一项开放研究结果显示,非创迷走神经刺激(nVNS)的收益有临床意义,这表现为急性丛集性头痛缓解所需的时间缩短和发作频率降低。 该项开放试验由皇家自由伦敦NHS信托基金会代表英国和爱尔兰的两家单位开展,试验报告由Alexander Nesbitt医生和Juana Marin医生呈报。
Cell Death Differ:Jmjd3在小胶质细胞介导的神经炎症中的调控机制
近日,Cell Death and Differentiation 在线发表了中科院健康所最新研究成果,揭示Jmjd3在小胶质细胞介导的神经炎症中的分子学调控机制。
NRR:分化使HT22神经元对兴奋性毒性更敏感
HT22细胞已经被证实具有胆碱能神经元性质,能表达有活性的基本的胆碱能标志,是一种较好的阿尔茨海默病细胞模型。 从最初开始,HT22细胞便作为一种永生化细胞模型来使用,未分化状态的HT22细胞特性已经被研究得较为充分。2009年有人第一次研究分化后的HT22细胞的特性:更加接近于成熟神经元,具有更长更丰富的轴突突起,显示出更多有功能的胆碱能性质。
BioDelivery获得Arcion糖尿病性神经痛药物全球销售权
2013年3月27日讯 /生物谷BIOON/ -- BioDelivery公司与Arcion制药公司达成一项协议,BioDelivery将获得Arcion制药公司研发的治疗糖尿病性神经痛的药物。尽管这项药物目前正处于二期研究阶段,但BioDeliver公司表示公司将可能凭借这种药物获得高达3亿美元的销售额。
J Neurol Sci:多发性硬化症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作用
多发性硬化症(英文:Multiple Sclerosi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脱髓鞘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多发性硬化症的平均发病年龄一般在20至40岁,女性发病人数两倍于男性。 多发性硬化症的病因不清,多被认为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少数人认为是一种代谢依赖性神经变性疾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