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os One:多种族社会更容易产生群体免疫
在迅速传播的冠状病毒大流行中,大多数人群将在实现群体免疫。何时达到此阈值的估计通常基于假设人口中所有个体都相同的模型。德国累斯顿马克斯·普朗克复杂系统物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使用一种新模型来证明,如果某些人比其他人更容易受到感染,则可以在较低的阈值下实现群体免疫。
凝心聚力共谋发展,社会办医再上台阶: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2020年会在上海成功举办
2020年10月23日,由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主办,协会各分支机构、各地方协会支持,看医界传媒承办的“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2020年会”在上海隆重举办。原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副书记陈存根、原卫生部副部长、协会顾问殷大奎,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郝德明、海南博鳌乐城国际旅游先行区管理局副局长刘哲峰等领导出席会议并发言。协会副会长梅长
mSphere:如何理解社交隔离与微生物感染?
减少社交距离是专家建议的减少COVID-19传播策略的关键。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说法,SARS-CoV-2病毒主要通过唾液或空气传播的呼吸道飞沫在人与人之间传播。采取防护措施,例如戴口罩,洗手和避免与他人的近距离接触,可以防止病毒扩散。
PNAS:懂得分享——人类社会健康发展的密码!
近日,发表在《 PNAS》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表明,懂得分享的人的寿命往往更长。德国马克斯·普朗克人口研究所的研究人员,Fanny Kluge和Tobias Vogt发现,一个社会的慷慨与其成员的平均预期寿命之间存在很强的线性关系。进而得出结论:社会成员在资源上相互支持使他们的寿命更长。
揭秘基因突变修饰自闭症患者社会行为的分子机制!
2020年8月9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巴塞尔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了遗传改变与自闭症相关的社会障碍之间的新型关联,即一种名为神经连接蛋白3(neuroligin-3)基因突变会降低机体催产素的作用;文章中,研究者报道了一种疗法或能促使自闭症患者的社会行为正常化,如今他们已经在动物模
Science:快速识别和隔离有症状的COVID-19患者可缩短平均系列间隔
2020年7月23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中国香港大学、大连民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英国剑桥大学、法国巴斯德研究所和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识别和分离有症状的COVID-19感染者可以缩短平均系列间隔(serial interval)。相关研究结果于2020年7月21日在线发表在Scienc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S
研究揭示峨眉锥栗的杂交起源和生殖隔离位点非均匀分布
研究同倍体杂交物种形成的难点在于,检验杂交直接影响生殖隔离的形成。7月6日,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副研究员孙永帅研究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了题为Genomic basis of homoploid hybrid speciation within chestnut tree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以中国特有的峨眉锥栗研究系统为
揭示糖代谢产生的乳酸如何将大麻素和社会行为联系在一起!
2020年7月17日讯 /生物谷BIOON /——经常接触大麻可能对社交产生有害影响。研究表明,对于一些消费者来说,它可能会导致戒断和减少社交互动。然而,到目前为止,参与这种关系的大脑网络和机制还不清楚。人们普遍认为,高级大脑功能以及最终的行为都是由连接神经元的突触上的动态通信控制的。几十年的精神药理学研究已经证实了这一观点,因为大多数精神活性药物似乎是通过
国家队医院出手 托管社会办儿科医院
近日,据《看医界》获悉,国家队医院、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与上海星晨儿童医院达成了委托管理合作,依照托管协议,上海星晨儿童医院将委托复旦儿科医院以“品牌平移、专家平移、管理平移”为原则目标是打造特色专科优势和高品质服务的高端儿童医院。公开资料显示,上海星晨儿童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虹桥分院)位于知名国际医疗城——上海新虹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