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讲者对话2000企业家科学家投资家:未来十年,创新将重构整个产业!
由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办公厅主办,E药经理人、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投资50人论坛承办的2020’中国医药企业家科学家投资家大会(CHSESI,简称“启思会”)的主题定为“创新重构产业”,将于2020年11月27日~29日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行。作为中国医药行业规格最高、影响力最强、规模最大的产业盛会,大会迄今已成功
Plos One:多种族社会更容易产生群体免疫
在迅速传播的冠状病毒大流行中,大多数人群将在实现群体免疫。何时达到此阈值的估计通常基于假设人口中所有个体都相同的模型。德国累斯顿马克斯·普朗克复杂系统物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使用一种新模型来证明,如果某些人比其他人更容易受到感染,则可以在较低的阈值下实现群体免疫。
礼来中国肺癌患者关爱行动启动暨中国首部关注肺癌患者生存状态摇滚音乐舞台剧亮相进博会
2020年11月6日,中国首部关注肺癌患者生存状态摇滚音乐舞台剧——《爱是免疫力》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演精彩片段,并由此拉开了“礼来中国肺癌患者关爱行动”的序幕。该活动由中国抗癌协会康复分会、北京爱谱癌症患者关爱基金会和上海市癌症康复俱乐部联合主办,礼来中国支持,旨在为肺癌患者传递希望、勇气和力量,用爱点燃生命之光;同时呼吁全社会给予肺癌患者更多的理解、支持和关爱。
通过现生两栖爬行动物区系演化历史揭示喜马拉雅山脉隆升过程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车静团队基于对喜马拉雅地区的长期考察研究,重建该地区现生大部分两栖爬行动物类群的时空演化动态历史,探讨喜马拉雅山脉隆升及南亚季风发育等重要地质历史事件的假说,揭示这些事件对生物分化、迁移的影响。相关研究成果以Herpetological Phylogeographic Analyses Support a Mioce
凝心聚力共谋发展,社会办医再上台阶: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2020年会在上海成功举办
2020年10月23日,由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主办,协会各分支机构、各地方协会支持,看医界传媒承办的“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2020年会”在上海隆重举办。原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副书记陈存根、原卫生部副部长、协会顾问殷大奎,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郝德明、海南博鳌乐城国际旅游先行区管理局副局长刘哲峰等领导出席会议并发言。协会副会长梅长
Science:作弊者并不总是赢家---合作的物种表现得更好
2020年10月21日讯/生物谷BIOON/---健康的人际关系的标志是你付出多少,得到多少。自然界有它自己的健康关系。互利共生(mutualism)是指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每个物种都有利。一个例子是植物和传粉者之间的互动:苹果树被授粉,蜜蜂得到花蜜作为食物奖励。但是,是什么让互利共生在自然界中持续存在呢?如果像花蜜这样的奖励是免费提供的,那么这是否会让互
Science子刊:在新冠病毒严重感染的幸存者体内,保护性抗体可持续数月
2020年10月17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麻省总医院和哈佛医学院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在严重的COVID-19感染中存活下来的人对这种病毒具有持久的免疫反应。这一发现为感染这种病毒的人带来了希望,使得他们能够产生持久的免疫反应以防止再次感染。这项研究还表明测量抗体可以成为一种准确地追踪这种病毒在社区传播的工具。相关研究
关于超级传播者,我们需要知道的
虽然目前我们仍在学习新冠病毒的传播模式,但似乎冠状病毒的大部分传播是由超级传播者事件引起的。换句话说,当一个人感染大量其他人时,或者一个聚会与大量病例相关时,会引发大规模的传播。例如,在美国,有症状的合唱团成员参加了3月的彩排。在其他60人中,有52人患了COVID-19,其中2人死亡。
多种哺乳动物更易于被SARS-CoV-2感染 而鱼类、鸟类和爬行动物则不易被感染!
2020年10月12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Scientific Report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伦敦大学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模拟病毒感染不同动物细胞的机制后发现,很多动物或许对SARS-CoV-2都较为易感,SARS-CoV-2是引发COVID-19的病毒。文章中,研究者发现证据表明,26种经常与人类接触的动物或许更
eLife:有史以来深入分析HIV感染者体内的潜伏病毒库
2020年10月9日讯/生物谷BIOON/---潜伏病毒库(latent reservoir)是HIV病毒抵抗治疗的最后堡垒。但它很难被摧毁,这是因为它是看不见的:潜伏病毒库中的细胞携带着休眠的HIV,因此它们的表面没有任何病毒蛋白,这就不会泄露它们的身份。因此,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了解HIV感染者体内的潜伏病毒库是什么样子的。如果没有这方面的知识,他们几乎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