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PNAS研究实锤:日常动机波动对基于努力的决策行为有显著影响,并且“特质冷漠”高的人更易放弃

这项研究表明:状态动机(日常波动的动机)与特质动机(长期稳定的动机)对决策行为既存在独立影响,又产生叠加效应。

2025-05-17

科学家发现压力破坏灵活决策能力,强化僵化行为的神经通路

这一机制的揭示为我们理解慢性压力如何影响大脑和行为提供了新的视角,也可能为一些精神障碍,例如酗酒、药物滥用的干预提供新思路。

2025-02-25

电突触如何动态调控神经网络行为

这项研究不仅挑战了我们对电突触传统功能的认知,还为神经科学领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范式,并为神经疾病的治疗带来了光明的前景。

2025-01-02

国人最新研究:独生子女成长环境会影响大脑结构与功能,独生子女记忆力、语言能力、亲社会能力等表现更佳

独生子女成长环境(GWS)对成人大脑和行为表型有直接和间接影响,且大多关联由可改变的成长环境因素介导。

2025-04-15

登上Nature头条,我国学者揭示微塑料的新危害——诱发脑血栓,导致神经行为异常

该研究表明,循环系统中的微塑料会被免疫细胞吞噬,导致这些细胞在大脑皮层的毛细血管中发生阻塞,这些血栓形成造成的阻塞会导致小鼠的血流减少和神经功能异常。

2025-01-29

Science:我国科学家揭示性别二态多巴胺回路决定小鼠在不同条件下的社会性别偏好

这项研究捕捉到了性别二态多巴胺回路在平衡先天社会需求和外部生存挑战方面的作用,为控制社会决策的神经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

2025-01-31

eLife:破坏细胞蛋白中的单一氨基酸或能让乳腺癌细胞的行为像干细胞一样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通过RNA干扰技术来靶向作用波形蛋白或XIST或能作为一种很有前景的乳腺癌新型疗法策略。

2025-02-23

免疫系统中的细胞因子不仅能指挥免疫细胞对抗病原体,还能影响我们的情绪和行为

这两项研究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免疫-神经”双向调控模型:促炎细胞因子(如IL-17A/C)和抗炎因子(如IL-10、IL-17E)可以在同一神经元上,通过不同受体通路相互拮抗,调节情绪和行为。

2025-04-21

Nature揭示多巴胺与打斗经验如何共同作用于“新手”与“老手”,为理解情绪和行为调控提供新视角

研究结果表明,在治疗有长期攻击史的人时,靶向多巴胺可能不是一种有效的工具。

2025-02-20

Nature子刊:首次性行为、首次生育时间,已经写在了基因里

这项研究表明,生育时间的早或晚,是遗传因素、社会因素和环境因素的结合,共同推动的结果。

2025-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