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 Com:QS-生物被信号通路或应用于生物工程领域

1月3日,国际著名杂志《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刊登了美国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Synthetic quorum-sensing circuit to control consortial biofilm formation and dispersal in a microfluidic device。

2012-11-18

PLOS ONE:胰腺癌的新生物标志物——磷脂酰丝氨酸

2013年10月4日讯 /生物谷BIOON/--近日,辛辛那提(UC)大学研究人员发现胰腺癌的一种生物标志物--磷脂酰丝氨酸(PS)这些研究结果发表在10月4日的PLOS ONE杂志上,研究也揭示使用由一种溶酶体蛋白saposin C(SapC)和一种磷脂--二油酰磷脂酰丝氨酸(DOPS)组成的生物治疗,组合纳入到微小的腔或纳米囊泡后可瞄准并杀死胰腺癌细胞。

2013-10-06

磷脂调控细胞极性产生

膜结合的Cdc42(绿色表示)是酵母细胞极性的一种关键性调节物。微丝引导的一种过程导致Cdc42分子在酵母细胞出芽发生的地方聚集。图片来自Sarah Smith, Stowers Institute for Medical Research。 人们通常认为细胞从各个方向来看倾向差不多都是一样的。

2012-11-18

Mol Microbiol:揭示丙酮酸盐调节形成绿脓杆菌生物被的分子机制

2012年9月9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著名杂志Molecular Microbiology上的名为“Microcolony formation by the opportunistic pathogen Pseudomonas aeruginosa requires pyruvate and pyruvate fermentation”的研究报告中...

2012-09-10

JBC:揭开细菌生物被产生的分子机制

2013年4月13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纽卡斯尔大学的研究者通过研究揭示了引发细菌粘液形成的分子机制,细菌粘液的形成往往使得其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而且很难被杀灭。这项研究或许为临床治疗耐药性的细菌感染提供思路和希望,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杂志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上。

2013-04-13

Science:利用DNA纳米结构开发出人工通道

来自慕尼黑工业大学和密歇根大学的物理学家揭示了,可以通过一种DNA纳米技术来构建出人工膜通道,这种技术以DNA分子为程序可控的“建筑材料”来构建一系列自我装配、设计开发的纳米级别的特殊结构。

2012-11-22

J Neurosci:科学家发现睡眠可增加大脑髓磷脂的产生 或助力脑修复研究

2013年9月5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Journal of Neuroscience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威斯康星大学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发现,睡觉可以增加形成大脑神经细胞突出物及脊髓表面绝缘物质细胞的产生,这种绝缘物质名为髓磷脂,该项研究或可帮助研究者重新认识睡眠在大脑修复及生长中的角色。

2013-09-05

新研究表明未来或可使用生物修复人类视力

科学家最近成功将一种生物膜应用于老鼠视网膜,使其能够恢复感光性。这种生物膜被称作P3HT:PCBM,是由两种对光高度敏感的有机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其中一种被用于构建太阳能电池)。为了测试这种生物膜,来自意大利技术研究所的科学家们饲养了两组老鼠:一组具有完善的视力,一组遭受严重的视力退化。 在对它们进行解剖之后,研究人员在一种有机溶剂中将老鼠的眼睛分离出来,并且剥离视网膜。

2013-03-21

:磷脂带来多发性硬化症治疗新希望

6月6日,Sci. Transl. Med.杂志报道了磷脂可成为多发性硬化症(MS)治疗的新希望。脂类构成髓鞘的70%组分,而针对脂类的自身抗体可造成多发性硬化症的特征性变化:脱髓鞘反应。 研究者应用脂类抗原微阵列和脂类质谱技术,在MS患者大脑内发现了自身免疫反应真正的脂类靶向物。他们还用一种MS动物模型研究了这些脂类靶向物在自身免疫脱髓鞘过程中的作用。

2012-11-18

Cell:揭示组蛋白H3K9的分级甲基化可以在核被处对染色体臂进行定位

2012年9月2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弗雷德里希米歇尔生物医学研究所的科学家阐明了组蛋白修饰可以导致细胞核周围静止基因的沉默,相关研究成果刊登在了近日的国际杂志Cell上。文中,研究者揭示了至少在两种水平上,组蛋白H3 9位赖氨酸的甲基化可以引发异染色质定位在核被膜处。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