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齐鲁又有1类新药来袭 首款口溶将获批

   1月9日,齐鲁制药的1类新药注射用QLS31901临床申请获得CDE承办受理,受理号为CXSL2100012。注射用QLS31901是齐鲁制药2021年首个申报临床的1类新药。近年来,齐鲁制药在创新药领域频频发力,2020年共有4款1类新药提交临床申请,均为治疗用生物制品。2类改良型新药齐鲁制药也早就开始布局,即将步入收获

2021-01-11

微生物生物功能代谢组学创新研究取得进展

 生物膜(Biofilms)是由微生物形成的一种被膜组织,其是微生物为抵抗外界胁迫条件而维持生存的特殊膜组织。生物膜的形成直接造成临床上90%以上抗生素耐药的发生,也关联肿瘤、糖尿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等耐药的发生(病灶处由于细菌感染形成生物膜)。此外,生物膜的形成对多个行业都产生巨大的危害,如金属精密仪器腐蚀,水环境污染,食品污染等。总之,微生物生物膜

2021-01-05

线粒体蛋白跨转运研究获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中心王俊峰、周数研究团队在线粒体蛋白跨膜转运研究中取得进展,利用液体核磁共振技术,在国际上首次解析出酵母线粒体内膜Tim23通道蛋白与其底物肽段的复合物三维空间结构。相关研究成果以Solution structure of the voltage-gated Tim23 channel in c

2020-12-24

Sci Adv:胎盘细胞基因特征决定早产几率

最近一项研究中,芝加哥大学研究人员领导的Dimes早产研究中心进行的一项新研究确定了与妊娠时长相关的新遗传标记,从而为早产的潜在危险因素提供了新见解。

2020-12-03

分子伴侣调控无细胞器动态组装研究获进展

蛋白质的相分离在多种执行重要生物学功能的无膜细胞器动态组装中发挥关键作用。在疾病条件下,蛋白质相分离调控的紊乱会直接导致蛋白的液-固相转化和不可逆的蛋白致病聚集。该过程与一些神经退行性疾病,如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密切相关。然而目前,学界缺乏关于蛋白相分离稳态在不同无膜细胞器中如何被精密调控的研究。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生物与化学交叉中心刘聪

2020-12-01

新型TCR疗法tebentafusp治疗葡萄黑色素瘤(UM)3期临床显著延长生存期!

tebentafusp是一种新型T细胞受体(TCR)双特异性免疫疗法,由可溶性TCR与抗CD3免疫效应器结构域融合而成。

2020-11-24

Neuron:科学家开发出新方法来恢复受损神经细胞的髓磷脂功能 或有望帮助治疗多发性硬化症

2020年11月16日 讯 /生物谷BIOON/ --缺少髓磷脂(myelin)是神经细胞在损伤和某些疾病发生后无法进行恢复的原因之一,髓磷脂是一种包裹在神经细胞轴突周围的脂质物质,其就好像绝缘体一样,覆盖着较长的轴突,从而使得神经元之间的高速通讯成为可能,如果没有髓磷脂的话,神经元或许就无法更好地协调沟通,从而就会使其无法发挥理想的功能。近日,一篇刊登在国

2020-11-16

Kynmobi(阿扑吗啡舌下剂)美国上市:15分钟起效,OFF事件唯一按需舌下疗法!

Kynmobi舌下溶解,快速按需治疗OFF事件,每天可使用多达5次。

2020-10-07

揭示内质网P5A-ATPase是一种跨螺旋脱位酶

2020年9月27日讯/生物谷BIOON/---真核细胞含有膜包围的具有不同身份和功能的细胞器,这些细胞器的身份和功能取决于蛋白组成。因此,蛋白的正确定位是细胞器功能和细胞稳态的关键。内质网(ER)和线粒体外膜是新合成的具有疏水跨膜区的蛋白质的主要目的地。膜蛋白定位不仅需要高保真的蛋白靶向,还需要选择性地去除错误定位的蛋白的质量控制机制。在线粒体外膜,ATP

2020-09-27

研究发现心肌细胞横管形态发生的重要原理

 8月10日,纳米科学重要期刊Nano Letters以“Nanobar array assay revealed complementary roles of BIN1 splice isoforms in cardiac T-tubule morphogenesis”为题,在线发表了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世强教授课题组与斯坦福大学崔便晓教授课题

2020-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