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DA办公厅关于修订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非处方药说明书范本的通知
2013年04月26日 发布 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 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论证结果,为保证公众用药安全,决定对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非处方药说明书范本进行修订。
Science:科学家利用石墨烯制成隔气透水材料
最近,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教授安德烈·海姆利用氧化石墨烯制作出了一种新型隔气透水材料。这种材料的神奇之处在于,绝大多数液体和气体都无法通过它,但水蒸气可以畅通无阻。 石墨烯是从石墨材料中剥离出来的,由碳原子组成的二维晶体。它只有一层碳原子的厚度,是目前世界上最薄的材料。海姆和同事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2004年在世界上最早制作出石墨烯,并因此共同获得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J Rheumato:花生四烯酸可增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活动性
近日,在线发表于《风湿病杂志》J Rheumato杂志上瑞典的一项研究"Plasma Phospholipid Fatty Acid Content Is Related to Disease Activity in Ankylosing Spondylitis"表明,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中...
“中国低碳园区发展合作项目”中期交流会在江苏泰州顺利召开
6月20-21日,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与科技部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美国可持续发展社区协会(ISC)在江苏泰州共同组织召开“中国低碳园区发展合作项目”中期交流会。来自泰州医药高新开发区、天津泰达工业园区、江苏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广东小榄镇低碳发展促进中心、德国国际合作机构的代表参加了此次“轻松愉快、有一说一”的会议。
炒碳投资成风尚 中国版碳交易走出“空中楼阁”
深圳排放权交易所的正式推出,被认为是自“京都议定书”框架以来中国首次进行的碳排放交易的尝试。据深圳排放权交易所启动当日交易信息显示,首个交易日已经完成8笔交易,成交总量为21112吨,成交总额613236元。 在深圳启动的碳交易市场,华为、中兴、富士康、比亚迪等深圳知名企业已经正式确定被纳入碳排放交易体系。而在国内新兴的碳市场上,一些企业早就开始了自己的碳经济战略。
:美半世纪致力改良松树品种 碳储存能力大幅提高
为更大程度地发挥植物在碳吸收和碳封存方面的作用,美国研究人员经过半个多世纪努力,不断改良松树品种,提高其吸取大气中二氧化碳的能力,终于取得明显成效。 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从1968年到2007年,美国东南部地区种植的改良型火炬松的树木产量增加了17%,而其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也相应地提高了13%。在这40年里,火炬松的品种被改良了三次。
中国“碳卫星”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反演算法取得进展
中国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碳卫星,TanSat)是依托于“十二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领域“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与示范”重大项目和中国科学院 “应对气候变化的碳收支认证及相关问题” 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 由国家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共同资助,是继2009年日本GOSAT卫星、2014年美国OCO-2卫星后世界第三颗温室气体监测卫星,计划于2015年发射。
欧盟:生物能源碳排放或超化石燃料
狂飙突进 由于国际原油价格的持续上涨,以及履行《京都议定书》温室气体减排义务等原因,过去数年里欧盟大力发展生物燃料(特别是生物柴油)产业。1997年欧盟在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白皮书中提出:到2010年,欧盟可再生能源消费量要达到总能源消费量的12%。 2003年,欧洲开始批准发展和使用生物燃料。
Nature子刊:科学家揭示石墨烯破坏细菌细胞膜的机制
周如鸿作为浙江大学思源讲座教授、IBM沃森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哥伦比亚大学兼职教授,联合上海大学、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IBM沃森研究中心、浙江大学等单位的研究人员,开展了揭示石墨烯破坏细菌细胞膜的机制的研究,浙江大学工程力学系青年教师修鹏参与了联合研究。 石墨烯作为一种新型的二维超薄纳米材料,以其独特的结构、力学和电子性质,在药物投递、肿瘤治疗等生物纳米技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