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癌症碳基药物载体——碳基纳米盘问世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研究员王辉与华盛顿大学教授Miqin Zhang等在癌症碳基药物载体方面取得新进展:制备出一种类红细胞纳米载体——多功能荧光介孔碳基纳米盘。纳米尺度的药物输送载体因其响应型的药物释放、多模型的体内成像以及复合治疗的协同效应,近年来在生物医学领域展现了极高的应用前景。然而,纳米输送载体在肿瘤组织的较低聚集率一直限制着癌症的治疗效率。通过控制
三维碳纳米生物电极构筑方面取得新进展
三维碳纳米复合材料有优良的理化和机械性能,具有易合成、成本低、形貌可控等优点,近年来被广泛用于酶的固定化载体电极,应用于生物燃料电池、电化学分析、光电催化等领域。目前,三维碳纳米复合材料主要由大量一维、二维碳纳米材料混合组成,整体结构中界面原子所占比例较高,导致界面接触电阻较大、导电率较低,从而影响电极性能。近日,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体外合成生物中心研究员朱之光带领的团队针
生物质衍生氮掺杂多孔碳应用于电催化固氮研究获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环境与能源纳米材料中心在生物质衍生氮掺杂多孔碳电催化固氮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该工作展示了生物质衍生氮掺杂多孔碳中吡啶氮在电催化固氮中的重要作用,并对其固氮机理进行了深入探究。相关研究发表在ACS Energy Letters (ACS Energy Lett. 2019, 4, 377-383)上。氨(NH3)是人造肥料的氮源,是维持人类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碳分解酶活性的影响研究取得进展
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碳库,而由微生物驱动的有机碳分解对全球碳循环具有重要影响。土壤微生物主要通过其分泌的胞外酶参与土壤的碳循环。土地利用变化导致土壤有机质的质量和数量以及土壤理化特性的改变,这些都会导致生态系统中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变化,从而影响其分泌的胞外酶活性。然而土壤碳循环相关酶活性对于不同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机制是什么,目前尚不十分清楚。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土壤生
丹麦科学家通过调控转录因子GntR1和RamA提高谷氨酸棒杆菌的生长和中心碳代谢
适应性进化技术是目前备受瞩目的菌种改良技术,该技术能够有效的增强菌株的某种表型或者生理性状,并且该育种技术会保留菌株原有的优良性状,不会出现基因工程育种技术造成的生长限制。为了探究控制谷氨酸棒杆菌的生长和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关键调控因子,研究人员在葡萄糖的基础培养基中对野生型的谷氨酸棒杆菌(C. glutamicum ATCC 13032)进行了长达1500代的适应性进化。在驯化菌株中分离
百亿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市场将迎国产1类新药
近日,四环医药发布公告称,该集团自主研发的1类创新药百纳培南已正式进入中国Ⅱ期临床试验。据悉,百纳培南是国内第一个自主创新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已获得的临床及临床前研究数据显示,百纳培南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和安全性,半衰期长,支持每日一次给药,明显优于同类已上市药物。米内网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碳青霉烯类的市场规模已经上涨至97亿元,TOP4企业包括了默沙东、日本住友制药、深圳海滨制
研究人员发表碳基复合纳米凝胶综述文章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研究员王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合肥研究院强磁场中心教授陈乾旺,纽约城市大学史丹顿学院教授Shuiqin Zhou合作的论文Carbon-based hybrid nanogels: a synergistic nanoplatform for combined biosensing, bioimaging, and re
Science:利用细菌制造出具有超级能量的碳环化合物
2018年4月10日/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理工学院(Caltech)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细菌菌株,它能够制造小型的但能量密集的碳环,这些碳环是制造其他化学物和材料的有用的起始原料。这些特别难以制备的碳环如今能够像酿制啤酒一样加以“酿造”。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8年3月6日的Scienc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Enzymatic construction of hi
碳离子辐射诱导增殖性细胞死亡研究取得进展
增殖性细胞死亡(细胞克隆死亡)是辐射放疗诱导肿瘤干细胞死亡的一种重要方式。当前重离子辐射已成为一种先进有效的癌症治疗方法,与传统的γ和X射线不同,重离子入射径迹上的能量沉积和径迹结构是不均一的,这导致重离子辐射有独特的生物学效应-射程分布。已有研究中,重离子诱导增殖性细胞死亡-射程分布实验均在细胞实验体系上进行,未发现活体水平实验证据。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技术生物与农业工
抗生素注射剂增长滑坡 碳青霉烯类同比下跌9%
自2011年国家正式实施“史上最严限抗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后,限抗令进一步细化、加大了落实力度。城市社区医疗取消注射诊室,各地的限制输液政策陆续出台,在等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均陆续落地。卫计委发布2017年3月抗管通知,强化了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以及替加环素等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管理,强调门诊不得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经过近1年的整治活动后,国内重点城市公立医院已初见成效。笔者根据米内网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