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碱基替换重塑超级干细胞:访生物物理所博士研究生杨济平

干细胞移植治疗可以通过替换病变、衰老的成体细胞,达到恢复组织器官稳态和功能的目的。这一技术在再生医学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力,然而由于有效性和安全性两大问题,该技术的广泛应用仍然受到限制。近年来,科学家们从改善移植物活力、调控移植微环境以及制备辅助支架材料等方面进行着种种尝试,试图突破这两大再生医学领域亟待解决的难题。7月7日,Cell Research杂志在线发表了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刘光慧课题组、北京大

2017-07-09

Cell Res:刘光慧等通过单碱基基因编辑重塑超级干细胞

从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能力,到原位编辑动物遗传密码,再到靶向摧毁发生基因突变的线粒体,乃至特异性矫正病人细胞中的致病基因突变,基因编辑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为人类的健康和生活带来不同层面的改变。日前,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刘光慧课题组、北京大学汤富酬课题组和中科院动物所曲静课题组联合开展的研究进一步拓展了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范围。研究人员利用基因编辑改写了人类基因组遗传密码中的单个碱基,首次在实验室中获得了遗传增

2017-07-08

PLOS Computational Biology:遗传发育所发现组蛋白修饰分工调控基因表达水平和基因表达噪音

  基因表达过程依赖于转录因子、染色质调控因子和染色质等生物大分子在布朗运动过程中的随机碰撞,因此,即使是基因型和分化类型完全相同的细胞在相同环境下也存在基因表达的差异,被称为基因表达噪音。研究基因表达噪音,对研究干细胞增殖分化、个体发育、病原菌的抗药性以及农作物的稳产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其在人类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调节机制仍不清楚。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钱文峰研究组计

2017-07-05

Org Biomol Chem:对嘧啶核苷进行修饰产生具有抵抗HIV潜力的化合物

2017年6月21日/生物谷BIOON/---HIV/AIDS流行病已存在将近40年了。科学家们每年都会发布一些开创性研究的好消息,这有助减轻这一祸害。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纽约市立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的方法来快速地获得可能抑制导致获得性免疫缺乏综合征(AIDS,俗称艾滋病)的人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新分子。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Organic and Biomolecular Che

2017-06-21

浙大徐平龙组揭示蛋白酪氨酸磷酸化修饰在抗病毒天然免疫中的重要功能与机制

抗病毒天然免疫通路的激活,传统上认识是由蛋白泛素化和蛋白丝苏氨酸磷酸化所介导,对于蛋白酪氨酸磷酸化修饰的作用与生理功能,未有深入探索和认知。6月14日,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徐平龙教授课题组在Cell Host & Microbe杂志上发表了题为“Lck/Hck/Fgr-mediated tyrosine phosphorylation negatively regulates TBK1

2017-06-21

Nucleic Acid Research:上海生科院揭示人tRNA修饰酶NSun6的底物识别和催化机制

月22日,国际学术期刊《核酸研究》(Nucleic Acid Research)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王恩多研究组题为Structural basis for substrate binding and catalytic mechanism of a human RNA:m5C methyltransferase NSun6 的最新研究成果。5-甲基胞嘧

2017-06-09

号外---景杰生物正式开通外泌体蛋白质组/修饰组学服务啦!!

编者按:作为蛋白质组学科研服务领域的领跑者,景杰生物一直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最专业、 深入的蛋白组学/修饰组学的技术服务。我们秉承着“一流人才、一流技术、一流效率”的理念,以“精准医疗”驱动人类健康事业为己任,致力将蛋白质组学技术引入更多的生物学研究领域,服务于有需求的科研工作者。如今我们要开展外泌体的蛋白质组学及修饰组学技术服务啦!什么是外泌体外泌体(Exosome)是一种由细胞分泌的膜性囊泡小体,

2017-05-26

上海生科院发现乙酰化修饰可调控大肠杆菌中氨基酰 -tRNA 合成酶的活力

图:AcP 和 CobB 通过调控 aaRS 的乙酰化和去乙酰化修饰调节它的氨基酰化活力。一定的生理条件下 AcP 通过上调 aaRS 的乙酰化水平,关闭酶活性;而乙酰化修饰可通过 CobB 的去乙酰化使 aaRS 恢复活性。4 月 28 日,国际学术期刊《生物化学杂志》(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2017-05-15

糖尿病治疗新进展——注射用胰岛素修饰血细胞

  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和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技术,使用改造的胰岛素和红细胞来创建葡萄糖反应性“智能”胰岛素递送系统。在动物模型研究中,新技术有效降低了1型糖尿病小鼠血糖水平持续达48小时。研究人员通过化学结合葡萄糖衍生物“葡萄糖胺”来修饰胰岛素。然后,葡糖胺可以结合到红细胞表面上的葡萄糖转运蛋白,有效地将胰岛素附着到血细胞。最终的结果是产生一个散布着胰岛素分

2017-05-09

冉冉升起的新星:非组蛋白的巴豆酰化修饰及其调控

近些年来,随着高分辨率蛋白质质谱技术的革新,极大地促进蛋白质翻译后修饰领域(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s, PTMs)的研究,研究人员陆续鉴定到很多全新的PTMs修饰,这其中,赖氨酸巴豆酰化(Lysine Crotonylation, Kcr)就是广受关注的一种修饰。

2017-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