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新型线粒体碱基编辑器成功开发!线粒体基因组编辑的新时代来临

IBS科学传播者William I. Suh称赞道,“我认为这一发现的意义堪比2014年获得诺贝尔奖的蓝色LED的发明。就像蓝色发光二极管(LED)是让我们拥有高能效的白光LED光源的最后一块拼图一样

2022-04-27

关于导向编辑与碱基编辑领域的系列突破性研究进展

这项研究结果不仅为环形RNA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也拓展了碱基编辑器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应用。

2022-04-11

Nat Commun:一次性碱基编辑有望持久治疗遗传性视网膜变性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碱基编辑可能为遗传性视网膜变性患者---特别是莱伯先天性黑朦(Leber congenital amaurosis, LCA)患者---提

2022-04-10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我国科学家研发出检测DNA中第五种碱基的新技术

  DNA的基本元素包括腺嘌呤(A)、胸腺嘧啶(T)、鸟嘌呤(G)、胞嘧啶(C)和脱氧尿嘧啶(dU),然而目前还无法从单碱基分辨率水平上检测dU,严重影响了对dU功能的理解。近期,我国科学家研发出在单碱基分辨率水平上精准检测dU的新技术,研究成果发表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期刊

2022-02-18

Cell Discovery:人类三原核胚胎中进行线粒体DNA碱基编辑取得成功

Nature发表了刘如谦(David Liu)团队的题为:A bacterial cytidine deaminase toxin enables CRISPR-free mitochondrial base editing 的研究论文,刘如谦团队发现并命名了一种细菌毒素——DddA,它可以催化双链DNA(dsDNA)中胞苷的脱氨,将胞嘧啶(C)转化为尿嘧啶

2022-02-06

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糖基化酶碱基编辑器的机器学习研究中获进展

  碱基编辑技术可实现精确的碱基转换,当前,有三类碱基编辑器被广泛应用,包括胞嘧啶碱基编辑器(cytosine base editor,CBE)、腺嘌呤碱基编辑器(adenine base editor,ABE)、糖基化酶碱基编辑器(glycosylase base editor,GBE)。2020年,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

2021-12-14

Nat Commun:开发出优化碱基编辑器的新策略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莱斯大学的研究人员试图通过提前微调CRISPR碱基编辑策略来避免基因编辑错误。他们将理论和实验结合起来开发出一种构建更好的碱基编辑器的综合方法,其中碱基编辑器在单碱基分辨率下靶向修复有问题的DNA。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

2021-11-21

Nature子刊:利用新型碱基编辑器实现可控的基因组编辑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型的基因编辑技术:通过分裂特定的突变酶然后触发它们重新组合在一起,在基因组中引入靶向突变。与其他现有技术相比,这种新型的基因编辑技术具有卓越的控制能力,并有可能在体内使用。

2021-11-03

慢性乙肝:碱基编辑或成治疗新方式

    近日,Beam Therapeutics宣布,临床前数据证明,胞嘧啶碱基编辑器(CBE)在降低病毒标志物(如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表达,防止乙肝病毒(HBV)反弹方面具有潜力。慢性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持续感染超过6个月以上,肝脏发生不同程度炎症坏死(或)纤维化的慢性疾病。全球大约有2.6亿乙肝患者,每

2021-10-08

Cell Rep:揭示DNA碱基切除修复在帕金森疾病发病机制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

来自挪威奥斯陆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DNA碱基切除修复(BER,base excision repair)通路在帕金森疾病发病机制中所扮演的新角色。相关研究结果阐明了BER失衡在帕金森疾病发病机制的有害影响效应背后的新型分子机制。

2021-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