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喀斯特稻田土壤微氧生物亚铁氧化耦合同化及砷固定研究获进展

   水稻根际等微氧条件土壤中微生物驱动亚铁氧化过程较为普遍,形成的铁氧化物表面正电荷丰富,可有效阻止重金属从土壤向植物体迁移。然而,微氧环境过程及其多元素耦合循环研究,由于研究手段限制及关键证据获取的难度,未能有效明确。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刘承帅课题组与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副研究

2021-01-14

研究发现土壤微生物固在干旱区生态系统汇中发挥重要作用

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具有较大不确定性,该不确定性主要来自干旱区生态系统,但其机制和原因一直存疑。干旱区生态系统地区的植物生长及其固碳潜力受到限制,而土壤微生物具有更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因此,和湿润区生态系统相比,干旱区土壤微生物固碳的相对贡献更大。但当前碳评估模型仅包括植物固碳,忽略了土壤微生物固碳,这限制了学界深入理解干旱区生态系统碳汇不确定性的来源和机制。

2020-11-23

研究人员发表木质素与一原料协同利用研究综述文章

 木质素是一种存在于植物体中的芳香族高聚物,由于结构较为复杂,其降解和利用较为困难。有毒碳一副产物的产生是限制木质素高效利用的另一重要因素,然而,目前聚焦此问题的研究较少。近日,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郑平带领的系统与合成生物技术研究团队,在Trends in Biotechnology上发表木质素与碳一原料协同利用的综述文章,提出整

2020-11-13

湿地植物根际铁关系研究取得进展

目前,铁碳关系是湿地生物地球化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铁(Fe)氧化物对有机碳(OC)的双重作用,既可以通过吸附或共沉淀的方式保护有机碳避免受到微生物的分解,又可通过铁还原菌(FeRB)介导的异化还原铁过程导致铁结合态有机碳(OC-Fe)的释放。但目前铁碳关系的研究集中在大尺度上,鲜有研究考虑到植物根际微域的铁碳关系。根际铁碳关系的研究可明晰铁-碳-微生物

2020-09-07

辉瑞舒坦明(克立罗):首个非激素外用PDE4抑制剂,获国家药监局批准!

今年6月,赛诺菲达必妥(Dupixent)在中国批准上市,治疗成人中重度特应性皮炎(AD)。

2020-08-02

杆状病毒二硫形成通路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5月20日,国际学术期刊《病毒学杂志》(Journal of Virolog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生物安全大科学研究中心胡志红、王曼丽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论文题为Per os infectivity factor 5 (PIF5) identified as a substrate of P33 in the baculoviral dis

2020-06-04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克立罗软膏(2%) 用于3个月至2岁大的轻度至中度特应性皮炎儿童的扩展适应症的补充新药申请

辉瑞公司(NYSE: Pfizer)日前宣布,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了其补充新药申请(sNDA) 克立硼罗软膏(2%),并将有轻度到中度的特应性皮炎AD(湿疹)的儿童年龄限制从24个月扩展至3个月。克立硼罗曾被批准用于2岁以上的成人和儿童2。这一补充批准使克立硼罗成为首个也是唯一一个针对3个月至2岁大的轻度至中度特应性皮炎AD(湿疹)患

2020-04-27

辉瑞Eucrisa(克立罗)软膏获美国FDA批准,用于年龄≥3个月婴幼儿!

2020年03月25日/生物谷BIOON/--辉瑞(Pfizer)近日宣布,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批准Eucrisa(crisaborole,克立硼罗,2%软膏剂)的补充新药申请(sNDA),将治疗轻度至中度特应性皮炎(AD,又名“湿疹[eczema]”)儿童患者的最低年龄限制从24个月扩展至3个月。Eucrisa先前被批准用于治疗年龄≥2岁的轻中

2020-03-25

黄酮苷生物合成及镇痛活性研究中取得进展

 3月6日,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王勇研究组在Communications Biology 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Pathway-specific enzymes from bamboo and crop leaves biosynthesize anti-nociceptive C-glycosylated flavones 的研究论文。

2020-03-09

新型荧光点应用于细胞内钙离子检测

  钙是维持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必需元素之一。它在骨骼生长、肌肉活动、酸碱平衡、神经活动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通用的第二信使,钙离子调节多种重要的细胞功能,如分化、增殖、生长和基因转录等。近期的研究还表明,癌细胞中的钙离子状态与肿瘤的发生、转移,以及血管生成均有关。因此检测钙离子浓度,特别是检测细胞内的钙离子浓度具有重要的意义。近期,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董文飞团

2019-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