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锅糖苷化反应糖组装策略研究获进展
糖类化合物是生命的三大基础物质之一,在一些生命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如细菌和病毒的感染、细胞生长和增殖、免疫反应等。与通过基因调控的生物合成蛋白质和脱氧核糖核酸(DNA)相比,糖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不是基因调控的,而是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通过逐步地和酶的后翻译修饰的过程,从而导致糖类化合物的非均一性和多样的结构。从
研究揭示AMPK促进DNA双链损伤修复的新机制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李佳和臧奕在Cell Reports上在线发表了题为AMPK-Mediated Phosphorylation on 53BP1 Promotes c-NHEJ的研究成果。该研究首次深入阐明了AMPK促进DNA双链损伤修复的作用方式及具体机制,发现了AMPK通过对新底物53BP1的磷酸化修饰促进c-NHEJ修复,从而
PNAS:服用超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可改善视觉和视网膜功能
油酸等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亚油酸、亚麻酸等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是对人体健康极为重要的必需脂肪酸,其可以保持细胞膜的相对流动性、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同时也是大脑和神经的重要营养成分。有研究发现,在脊椎动物中还存在一种长于26个碳原子的超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VLC-PUFA),其同时具有MUFA和PUF
糖代谢产物成为组蛋白修饰新分子并调控基因转录
代谢是生物体生长和繁殖、结构维持以及对外界环境作出反应所必须的。然而代谢物作为表观遗传修饰分子还鲜有报道。在动物和人类中,糖酵解产物甲基乙二醛(methylglyoxal,MG)与多种疾病包括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心脏病、高血压、风湿等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正常小鼠喂食MG七周后会出现和糖尿病并发症类似的症状,表明MG是导致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重要分子。临床研究表明
百合花促进Caco-2细胞葡萄糖吸收活性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百合科植物卷丹(Lilium lancifolium Thunb)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皂苷类、生物碱类、黄酮类、酚酸甘油脂类和多糖等,药理活性包括抗菌、降血脂、抗炎和抗氧化等。本课题组从卷丹花中分离得到化合物:山奈酚、咖啡酸和槲皮素-3-O-β-D-半乳糖苷。文献调研发现:山柰酚、咖啡酸和槲皮素-3-O-β-D-半乳糖苷药理活性研究较多
短肽分子手性可控组装方面获进展
β-淀粉样蛋白多肽的核心识别序列—苯丙氨酸二肽不仅具有超强的自组装能力、易于化学修饰和生物降解等优点,还具有天然的手性特征。以苯丙氨酸二肽作为模仿生物体手性组装的简易模型,对于理解Aβ纤维的结构基础、构建超分子手性材料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胶体、界面与化学热力学院重点实验室李峻柏研究团队在短肽分子的可控组装与功能化调控方面
FDA批准强生Darzalex Faspro治疗轻链淀粉样变性病
日前,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了强生公司旗下西安杨森的Darzalex Faspro用于治疗新诊断出的轻链淀粉样变性的成年患者。值得注意的是,Darzalex Faspro也是针对这种适应症患者的首个也是唯一一个FDA批准的疗法。此次,FDA批准该药物与硼替佐米(Bortezomib),环磷酰胺(Cyclophospha
Nat Immunol:糖和脂肪在癌症细胞免疫疗法中起着相反的作用
2021年1月23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葡萄牙里斯本大学、英国伦敦大学玛丽皇后学院和美国布莱根妇女医院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称为γδT细胞(gamma delta T cell)的白细胞亚型的功能受到代谢产物糖类和脂肪的调节。相关研究结果于2021年1月18日在线发表在Nature Immunology期刊上,论文标题“D
J Extracell Vesicles:中英联手揭示胰腺β细胞衍生的外泌体miR-29s可增强肝脏葡萄糖输出
2021年1月27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中国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张辰宇(Chen-Yu Zhang)课题组和英国剑桥大学的Antonio Vidal-Puig课题组报道,胰腺β细胞通过外泌体分泌miR-29家族成员(miR-29s),以应对高水平的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这些β细胞衍生的外泌体miR-29s通
体外合成功能性二糖研究获进展
功能性二糖是一类具有特殊功效的低聚糖,由两个单糖通过不同糖苷键连接而成,具有高甜度、低卡路里、低升糖指数的特点,可作为益生元和功能性甜味剂用于食品领域。此外,某些功能性二糖还因其独特的功能,被广泛应用于化妆品、生物技术和制药等领域。二糖的传统制备方法是天然聚糖的酸解纯化,但是对应的天然聚糖供应有限,且酸解产物复杂,纯化成本很高。随着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