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AD:睡眠不足影响大脑“排毒”再添力证!科学家发现,睡眠不足会导致大脑有毒蛋白增加,血液有毒蛋白减少

本研究表明一夜睡眠不足能够通过破坏大脑清除机制,减少中枢神经系统中Aβ、tau和p-tau的清除,导致CSF中Aβ、tau和p-tau的浓度在一夜之间升高,而在血浆中降低。

2023-03-13

中国科学院:转录因子ARNT调节免疫细胞和肠道菌群的新作用

结肠癌是全球第三大常见癌症,也是导致癌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环境、生活方式和遗传因素与癌症的发生有关。最近发现90%结直肠癌是由肠道微生物群和免疫力的失衡引起的。

2023-03-24

复旦大学研究者揭示了调节肿瘤微环境治疗乳腺癌新方法

在与癌症相关的妇女死亡中,乳腺癌是最常见的。一小部分自我更新和分化能力增强的恶性乳腺癌细胞被报道有助于治疗耐药、肿瘤复发和转移,被命名为乳腺癌干细胞

2023-03-24

Adv Sci丨胡志安/李洪/何超团队合作揭示新睡眠核团是七氟烷全身麻醉的靶点

自19世纪40年代以来,吸入麻醉剂就被广泛用于临床麻醉。神奇的麻醉剂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目前主流观点认为,麻醉剂通过激活抑制性γ-氨基丁酸(GABA)受体和抑制兴奋性谷氨酸受体等方式降低大

2023-03-27

研究确定了最佳睡眠时长,太多或太少都更容易生病

研究表明,睡眠时间过短、过长或睡眠不佳均会影响健康,增加感染的风险。

2023-03-07

m6A甲基化在抗肿瘤中的免疫调节作用

肿瘤免疫微环境(TIME)包括肿瘤内免疫成分并协调肿瘤免疫。TIME的高度异质性使得免疫治疗具有挑战性。肿瘤利用并重塑TIME以避免免疫监视。

2023-03-13

复旦大学冯建峰团队研究显示,中老年人最佳睡眠时间为7小时

该研究表明,7小时是中年及以上人群的理想睡眠时间,睡眠过多或过少与较差的认知能力和心理健康有关。

2023-03-13

Nature:致病菌通过调节线虫的信息素反应来促进线虫彼此间交配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为病原体如何改变动物的社会行为提供了一些见解。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Nature期刊上。

2023-03-13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研究者们揭示了调节肿瘤微环境中的自然杀伤细胞数量的新机制

尽管癌症在外科手术或其他疗法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但在大多数国家,胃癌(GC)的总5年生存率仍低于30%。肿瘤和免疫细胞在局部微环境中的相互作用被认为参与了GC的生长、转移和侵袭。

2023-03-23

JAHA:长期的睡眠干扰或会增加机体患心脏疾病的风险

来自明尼苏达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睡眠不规律(长期睡眠紊乱以及睡眠时间长短不一)或会增加机体患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2023-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