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新型模型揭示机体的结直肠肿瘤或起源于多个细胞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结直肠癌前病变通常是由多种不同的谱系所建立,同时研究人员还强调了其在癌症形成最早期阶段的合作相互作用,这些研究发现或能为结直肠癌的早期干预提供新的机会。
我国学者研究发现,咖啡喝太多,肠癌风险或高2倍
结果表明,较高水平的咖啡因摄入量可能会增加结直肠癌风险,剂量反应关联显示,较高水平的咖啡因摄入量与结肠癌风险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浙大团队首次系统回顾中国结直肠癌发病率、死亡率趋势!
结直肠癌(CRC)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逐年呈上升趋势。2020年中国癌症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死亡率在全部恶性肿瘤中分别位居第2和第5位,疾病负担沉重。
研究揭示辐射诱导的肠道菌群和代谢失调介导放射性直肠病的发病机制
结果表明,辐射诱导的肠道菌群和代谢失调与RP的发病机制有关,靶向“肠道-免疫”轴的途径可显著改善辐射后组织损伤。该研究为临床减轻辐射诱导的损伤提供了新的预防和治疗策略。
《自然·微生物》:上海交大团队发现具核梭杆菌促肠癌的新武器
该研究详细探讨了具核梭杆菌的粘附素RadD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并指出,RadD与CD147的相互作用可能成为未来治疗结直肠癌的有效靶点。
中国医学科学院的研究者们揭示了一种在高危人群中筛查结直肠癌的标志物
虽然结肠镜检查是结直肠癌(CRC)的标准筛查试验,但其使用受到依从率低、需要广泛的肠道准备和并发症风险的限制。作为替代方案,fda批准的基于粪便的DNA检测方法Cologuard对CRC的检测效果令人
科学家们揭示了LINC00922调控的H3K27cr在促进结直肠癌转移中的一种新的调节功能
最近发现了一种翻译后修饰,称为赖氨酸巴豆酰化(Kcr),已在人类和小鼠细胞观察到。研究发现Kcr在干细胞、精子发生、急性肾损伤、HIV潜伏期、自噬、DNA修复和癌症进展分化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GUT:于君团队首次发现,乳酸乳球菌HkyuLL 10或能防肠癌!
这项研究表明,与健康人相比,肠癌患者体内乳酸乳球菌丰度降低,她们还发现了一个乳酸乳球菌新菌株HkyuLL 10,并揭示了HkyuLL 10抑肠癌的机制。
哥大团队发现,成纤维细胞和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联合促肠癌
研究者们发现,使用已获批治疗罕见突变患者的原肌球蛋白相关激酶(TRK)抑制剂,可有效减轻“神经-间充质”正反馈相互作用的促癌效应,结直肠癌也有望就此迎来新的精准治疗药物。